《和尚书李丈六绝》

时间: 2025-02-04 15:37:58

风光无赖恼诗翁,健笔凌云思未慵。

长句数篇欺白雪,江山浩荡发春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尚书李丈六绝
王之望 〔宋代〕
风光无赖恼诗翁,健笔凌云思未慵。
长句数篇欺白雪,江山浩荡发春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美丽风光时的感受。诗人感到无奈,诗兴被风光所扰,然而他依然执笔不懈,思绪如云般飞扬,写下了许多长句,仿佛在与白雪进行较量。最终,诗人展现了江山的浩大与春天的生机。

注释:

  • 无赖:可理解为无奈或无情,这里指风光的美好让人感到烦恼。
  • :烦恼、困扰。
  • 健笔:指文笔出众,写作能力强。
  • 凌云:比喻高远的志向或思想。
  • 欺白雪:形容诗句的洁白、明亮,像雪一样。
  • 浩荡:形容气势壮阔。
  • 春容:春天的容颜,体现生机与活力。

典故解析:

诗中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健笔凌云”可以引申为追求卓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追求艺术的高远志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之望,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的某个时刻,诗人置身于自然美景之中,面对生机与风光,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诗歌鉴赏:

王之望的《和尚书李丈六绝》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与自然间的微妙关系。诗的开头“风光无赖恼诗翁”,直接表明了诗人在美丽的风光面前感到无奈的心情,这种“恼”并不是对风光的厌倦,而是因为美景让他感到创作的压力。接下来的“健笔凌云思未慵”,展现了诗人即使在这种压力下,依然心思灵动,创作的热情丝毫未减。

诗中“长句数篇欺白雪”展现了诗人对创作的自信与执着,长句如白雪般清新,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双重享受。而最后一句“江山浩荡发春容”则回归到自然的宏大与生机,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对照,展示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与艺术的深情厚谊,体现了王之望清新自然的诗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风光无赖恼诗翁:美丽的风光让诗人感到无奈与困扰。
    • 健笔凌云思未慵:诗人虽然面对困扰,但依然充满创作的热情。
    • 长句数篇欺白雪:长篇的诗句如同白雪般纯洁,表现出诗人的创作能力。
    • 江山浩荡发春容:壮丽的江山与春天的美丽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句比作白雪,体现了诗句的清新。
    • 对仗:如“健笔凌云”与“思未慵”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美丽自然面前的复杂情感,既有无奈又有创作热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及分析

  • 风光:象征自然的美丽与无情,暗示诗人内心的纠结。
  • 白雪:代表纯洁与洁净,体现诗句的高尚与美丽。
  • 江山:象征着壮丽的自然与历史的深厚,寓意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健笔凌云”中的“凌云”指的是什么?

    • A. 低沉的思想
    • B. 高远的志向
    • C. 平凡的生活
    • D. 阴郁的天气
  2. 诗中“欺白雪”意在表达什么?

    • A. 诗句的洁白与清新
    • B. 对雪的喜爱
    • C. 对冬天的厌倦
    • D. 雪的脆弱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之望的《和尚书李丈六绝》与李白的《庐山谣》都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但王之望更多地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纠葛,而李白则着重于自然的壮丽与个人的豪情。两者在主题与风格上各有千秋,值得细细品味。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王之望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