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时间: 2025-01-27 04:16: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
卧红堆碧纷无数。春事知何许。
班班小雨梨花。又是清明时候不归家。
伤春减尽东阳带。人道多情杀。
青春留下许多愁。分付与君今夜一齐休。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红花铺在碧草上,色彩纷呈,不知道春天的到来有多少。
细细的小雨如同梨花般飘落,已是清明时节,却不能归家。
伤感的春天已经减弱,东阳的阳光渐渐消退。
人们说多情的人终究是受伤的,青春留下了太多的忧愁。
今夜就把这些愁绪都告诉你,一同休息吧。
注释:
字词注释:
- 卧红堆碧: 红花盛开,堆积在碧绿的草地上。
- 班班小雨: 细小的雨滴,形容雨下得细腻。
- 清明: 指清明节,春季的节气。
- 东阳带: 东阳的阳光,带有一种温暖的意象。
- 多情杀: 形容情感丰富的人往往是多愁善感的,易受伤。
典故解析:
“清明”是指一个传统的节日,通常是祭扫祖先的日子,也是春天的象征。“东阳”在古诗中常用来描绘春天的温暖与阳光,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端节,字子和,宋代词人,生于南宋时期,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细腻而感性,常表现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春季,正值清明时节,诗人通过春天的景色引发对人生与情感的思考,表达了对青春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开头的“卧红堆碧”给人以生机勃勃的画面感,鲜艳的花朵和碧绿的草地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象征着春天的繁盛。然而,随着“春事知何许”的提问,诗人开始反思春天的意义,似乎暗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转眼间,清明时节的到来让诗人产生了归家的渴望与无奈,细雨如梨花般洒落,给人以哀愁的感觉。诗的后半部分逐渐转向对“多情”的思考,深刻揭示了情感的复杂性和青春的忧愁,最终以“分付与君今夜一齐休”作结,仿佛是对情感的寄托和释怀。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青春和爱情的深刻思考,具有浓厚的抒情性与哲理性,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卧红堆碧纷无数”:描绘了春天的繁华景象,象征生活的美好。
- “春事知何许”:表达人对春天的疑惑,暗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班班小雨梨花”:细雨轻柔如梨花般,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忧伤的氛围。
- “又是清明时候不归家”:清明节的回家情感,突显离愁别绪。
- “伤春减尽东阳带”:春天的伤感逐渐消逝,阳光也变得微弱。
- “人道多情杀”:指多情的人往往容易受伤,反映情感的脆弱。
- “青春留下许多愁”:青春伴随着忧愁,表达对青春的无奈与感伤。
- “分付与君今夜一齐休”:希望与爱人共度今夜,倾诉心事,寻求情感的慰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班班小雨梨花”,用梨花比喻细雨,形象生动。
- 拟人:将春天的情感赋予生命,使诗歌更加生动。
- 对仗:如“卧红堆碧”与“伤春减尽”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春天的感慨与对情感的深思,传达了人生无常和情感脆弱的主题,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爱人的依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花: 代表生机与青春,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 碧草: 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广阔的自然。
- 细雨: 代表柔情与忧伤,常用来渲染气氛。
- 清明: 代表思念与追忆,传统节日带有浓厚的文化背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卧红堆碧”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A. 秋天的落叶
B. 春天的繁花
C. 夏天的绿荫 -
“清明”节日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A. 游玩
B. 祭扫祖先
C. 迎春 -
诗中提到“多情”这一词,暗含的意思是什么?
A. 多愁善感
B. 热情似火
C. 无情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春宵一刻值千金》 by 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沈端节的《虞美人》更注重春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女性的柔情与生活的细腻感受,而沈端节则通过春天的意象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爱情的感慨,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入门与鉴赏》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沈端节的《虞美人》,并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提升对诗歌的感知和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