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时间: 2025-01-27 03:26:48

小楼听雨钟催晓,过了春多少?

红棉树树灿如霞,岂可无诗轻负岭南家。

镜明偏道朱颜改,诗谓童心在。

良医二字啸江湖,不问画眉深浅入时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楼听雨钟催晓,
过了春多少?
红棉树树灿如霞,
岂可无诗轻负岭南家。
镜明偏道朱颜改,
诗谓童心在。
良医二字啸江湖,
不问画眉深浅入时无。

白话文翻译:

在小楼上听着雨声,钟声催促着黎明的到来,
春天已经过去了多少时光?
红棉树开得如同灿烂的朝霞,
岂能因为没有诗篇而轻易辜负了岭南的家乡。
镜子明亮却偏偏显示出我容颜的改变,
诗中说童心依旧存在。
“良医”这两个字在江湖中传扬,
却不问画眉的深浅与时光的流逝。

注释:

  • 小楼:指小型的楼阁,常用于诗人独处或吟咏之处。
  • 钟催晓:钟声催促着清晨的到来。
  • 红棉树:岭南一带特有的植物,春天开花艳丽。
  • 轻负:轻易地辜负。
  • 镜明偏道:明亮的镜子反映出真实的容颜变化。
  • 良医:比喻高明的医生或有智慧的人。
  • 画眉:一种鸟类,亦引申为美丽的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永沂,现代诗人,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研究。其作品常体现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现代生活的思考,同时在语言上追求简练与意境的深邃。

创作背景

这首《虞美人》是在作者生活的某个春天写成的,正值春暖花开之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虞美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诗人在小楼听雨的静谧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自我内心的变化。首联通过“听雨钟催晓”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氛围,钟声不仅是时间的标志,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流转。接着,诗人用“红棉树树灿如霞”来描绘春天的生机,红棉树的绚烂与春天的活力形成鲜明对比,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中间的句子“镜明偏道朱颜改”则是诗人对自己容颜变化的自省,映照出青春的流逝与对童心的珍视。这种自我反思让整首诗更具深度,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对纯真心态的坚持。

最后两句“良医二字啸江湖,不问画眉深浅入时无”则引入了对社会的思考,良医象征着智慧与责任,而“画眉”则是对美的追求。诗人以“良医”作为结尾,呼应了诗中对人生、岁月和美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楼听雨钟催晓:描绘了诗人静谧的环境与即将到来的晨曦,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2. 过了春多少?:感慨春天的短暂,表现出对时光的珍惜。
  3. 红棉树树灿如霞:生动描绘岭南春天的色彩,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4. 岂可无诗轻负岭南家: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情感,诗歌是对故乡的寄托。
  5. 镜明偏道朱颜改:自我反思,时间让容颜改变,表现出对青春的惋惜。
  6. 诗谓童心在:强调尽管外在改变,内心的纯真与童心依然存在。
  7. 良医二字啸江湖:象征智慧与责任,暗示社会对人的期望。
  8. 不问画眉深浅入时无:对美的追求与时间的无情形成对比,表现出对生命的深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红棉树比作朝霞,生动形象地展示春天的美丽。
  • 对仗:如“良医”与“画眉”的对比,突显主题的丰富性。
  • 拟人:通过“听雨”与“钟催”,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时光流逝,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青春流逝的感慨。诗人强调了内心的童真与社会责任感,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楼:象征个人内心的安宁与思考之所。
  • :象征生命的滋养与时间的流逝。
  • 红棉树: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镜子:象征自我反思与真实的自我。
  • 良医:象征智慧、责任与社会的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红棉树”的象征是什么?

    • A. 美丽
    • B. 生命的活力
    • C. 传承
    • D. 时间的流逝
  2. “镜明偏道朱颜改”中的“镜”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内心的平静
    • B. 对过去的回忆
    • C. 自我反思
    • D. 对未来的期望
  3. 诗中提到的“良医”象征什么?

    • A. 美
    • B. 智慧与责任
    • C. 友情
    • D. 爱情

答案

  1. B. 生命的活力
  2. C. 自我反思
  3. B. 智慧与责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诗词对比

  • 《虞美人》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但何永沂更注重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而李白则多了几分豪情与洒脱。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与理解,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古典诗词的美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