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好事近·杭苇岸才登
作者: 周之琦 〔清代〕
杭苇岸才登,行入乱峰层碧。
十里平沙浅渚,又渡头人立。
笋将摇梦上轻舟,舟尾浪花湿。
恰好乌篷小小,载一肩秋色。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我刚刚登上杭苇岸,走进层层叠叠的青翠山峰中。十里宽广的沙滩上,浅浅的水边,有人在渡口等候。竹笋随风摇曳,仿佛在梦中轻舟上,船尾的浪花溅湿了衣衫。正好一只小乌篷船,载着我肩上的秋色,悠然驶过。
注释:
- 杭苇:指的是杭州的芦苇,形容水边的自然景色。
- 乱峰层碧:形容山峰叠嶂,青翠欲滴的景象。
- 十里平沙:指的是广阔的沙滩,表现出地势的开阔。
- 渡头人立:渡口旁边站着的人,表现出人们的活动。
- 笋将摇梦上:竹笋随风摇曳,仿佛是在梦中,展现出轻松的意境。
- 乌篷小小:指的是小船,乌篷船常见于江南水乡。
- 一肩秋色:带着浓浓的秋天色彩,象征着季节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之琦,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其作品多以清新、自然闻名,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作者游历江南之际,受到自然风光的启发,写下对杭苇岸的赞美。社会背景下,江南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交织,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诗歌鉴赏:
《好事近·杭苇岸才登》是一首展现江南水乡美景的词作。全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杭苇岸游玩的情景。开头的“杭苇岸才登”,给人一种新奇和期待的感觉,仿佛是刚刚踏入这片美丽的水乡。接着“行入乱峰层碧”,展现出山水相依的优美景致,层层叠叠的峰峦在青翠的色彩中显得格外生动。
诗中“十里平沙浅渚”的描写,不仅渲染了广阔的自然景观,也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在这片宁静中,诗人注意到“渡头人立”,有人在渡口旁静静等待,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增添了一丝人文气息。随后“笋将摇梦上轻舟”,则把竹笋的摇曳与梦境结合,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理想。
最后的“恰好乌篷小小,载一肩秋色”,通过小船载着秋色,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词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蕴含了人对自然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清代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深刻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杭苇岸才登:描写诗人刚到达杭苇岸的情景,带有期待的情感。
- 行入乱峰层碧:走进青翠的山峰中,展现了自然的层次和深邃。
- 十里平沙浅渚:描绘开阔的沙滩和浅水的景象,突出水乡的特征。
- 又渡头人立:点出渡口的人,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和人文情怀。
- 笋将摇梦上轻舟:以梦境的轻舟象征宁静和闲适。
- 舟尾浪花湿:描写船行时溅起的浪花,生动形象。
- 恰好乌篷小小,载一肩秋色:用小船和秋色的结合,象征着美好和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笋将摇梦上轻舟”将竹笋与梦境结合,增添了诗的梦幻色彩。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如“笋将摇梦”。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对称和谐,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展现出诗人细腻的观察和深厚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杭苇:象征自然的纯净和生机。
- 峰:代表高远、深邃的意境。
- 平沙、浅渚:象征宁静和广阔的生活空间。
- 乌篷小小:象征简单而美好的生活状态。
- 秋色:象征着成熟、丰收和生命的轮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观主要是哪个地方? A. 杭州
B. 南京
C. 北京
D. 西安 -
“笋将摇梦上轻舟”中的“笋”指的是什么? A. 竹笋
B. 菜笋
C. 树笋
D. 竹子 -
诗中提到的“乌篷小小”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船
B. 一种植物
C. 一种食品
D. 一种乐器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自然景观,但更侧重于历史的沧桑感。
- 李白《庐山谣》:展现豪放的个性,强调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 陶渊明《饮酒》:表现出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江南水乡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