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

时间: 2025-02-04 15:40:21

真葩固自异,美艳照华馆。

叶间鹅翅黄,蕊极银丝满。

并萼虽可佳,幽根独无伴。

才思羡游蜂,低飞时款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百合花
作者: 韩维 〔宋代〕

真葩固自异,美艳照华馆。
叶间鹅翅黄,蕊极银丝满。
并萼虽可佳,幽根独无伴。
才思羡游蜂,低飞时款款。

白话文翻译:

真花本就独特,艳丽的姿态映照着华丽的馆舍。
叶子间夹杂着鹅翅般的黄色,花蕊中满是银丝。
虽然花瓣的并萼也十分美丽,但幽静的根却独自无伴。
我才思敏捷,羡慕那些飞舞的蜜蜂,低飞时显得格外温柔。

注释:

  • 真葩:真正的花朵,指百合花。
  • 华馆:华丽的殿堂或房屋。
  • 鹅翅黄:形容百合花叶子的颜色,像鹅翅一样的黄色。
  • 蕊极银丝满:花蕊中有许多银色的丝状物,形容花蕊的细腻。
  • 并萼:并生的花瓣,形容花的结构。
  • 幽根独无伴:花的根部静谧而孤独,没有相伴的植物。
  • 才思羡游蜂:我才华横溢,羡慕那些飞舞的蜜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维,宋代诗人,擅长吟咏花卉,尤其对百合花有独特的情感。其作品常表现出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之时,诗人通过描写百合花表达对美的追求和对孤独的感慨。

诗歌鉴赏:

《百合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百合花的美丽与孤独,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感悟。诗的开头以“真葩固自异”引入,强调了百合花的独特与美艳,立刻吸引读者的注意。接下来的“叶间鹅翅黄,蕊极银丝满”描绘了百合花的细节,仿佛让人看到那一抹亮丽的色彩与精致的花蕊,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

“并萼虽可佳,幽根独无伴”则引入了孤独的主题,尽管百合花的外表美丽,但它的根却是孤独的,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情感。最后一句“才思羡游蜂,低飞时款款”则表现了诗人对飞舞的蜜蜂的羡慕,蜜蜂的自由与快乐形成了对比,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百合花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美丽的深刻思考,既有自然的生动描写,又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使读者在欣赏花的美的同时,也不禁思考生命的孤独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真葩固自异:强调百合花的独特与非凡。
  2. 美艳照华馆:花的美丽映照在华丽的馆舍上,突出其魅力。
  3. 叶间鹅翅黄:细腻描述叶子的颜色,增加视觉美感。
  4. 蕊极银丝满:花蕊的细腻与丰富,表现出花的精致。
  5. 并萼虽可佳:肯定花瓣的美丽,但引出孤独的根。
  6. 幽根独无伴:对比花与根的孤独感,深化主题。
  7. 才思羡游蜂:诗人自我肯定,羡慕自由飞舞的蜜蜂。
  8. 低飞时款款:蜜蜂的低飞与温柔,形成与孤独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鹅翅黄”比喻百合花的叶子颜色。
  • 对仗:如“并萼虽可佳,幽根独无伴”,形成对比。
  • 拟人:表现蜜蜂的低飞,赋予其柔情。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百合花的美丽与孤独,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孤独生活的感慨,反映了人对自由与美好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百合花:象征纯洁、美丽与孤独。
  • 蜜蜂:象征自由、快乐与对生活的向往。
  • 华馆:代表繁华的生活环境,反映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真葩”指什么? A. 百合花
    B. 玫瑰
    C. 菊花

  2. “并萼虽可佳,幽根独无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快乐
    C. 忧伤

  3. 诗人羡慕的是什么? A. 花的美丽
    B. 蜜蜂的自由
    C. 自己的才华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鹳雀楼》王之涣

诗词对比

  • 韩维的《百合花》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现了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但前者通过自然花卉表达,后者则通过月夜的景象与思乡情感展现。两者都是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内心情感的佳作。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