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家朝南 其二》

时间: 2025-01-25 23:30:43

角声悽惋笛声乾,独立黄昏不柰寒。

未省半山梅在否,东风归路忆长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答家朝南 其二 洪咨夔 〔宋代〕 角声悽惋笛声乾,独立黄昏不柰寒。 未省半山梅在否,东风归路忆长干。

白话文翻译:

角声凄凉笛声干涩,独自站在黄昏时分,无法忍受寒冷。 不知道半山腰的梅花是否还在,东风吹过归途,让我回忆起长干。

注释:

  • 角声: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声,常用来表示凄凉或哀伤。
  • 悽惋:凄凉而哀伤。
  • 笛声乾:笛声干涩,可能指笛声因寒冷而变得不流畅。
  • 不柰寒:无法忍受寒冷。
  • 未省:不知道。
  • 半山梅:半山腰的梅花。
  • 东风:春天的风。
  • 长干:古代地名,位于今南京市,这里可能指诗人的故乡或某个重要的地方。

诗词背景: 洪咨夔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某个寒冷的黄昏时分,独自站立,思念故乡或某个重要的地方,同时感受到角声和笛声带来的凄凉情绪。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角声和笛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哀伤的氛围。诗人独自站在黄昏时分,感受到寒冷,这种孤独和寒冷的感受与角声和笛声的凄凉相呼应。诗中的“未省半山梅在否”表达了对故乡或某个重要地方的思念,而“东风归路忆长干”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具体的意象和声音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

诗词解析:

  • 首句“角声悽惋笛声乾”通过角声和笛声的描绘,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 次句“独立黄昏不柰寒”表达了诗人独自站立在黄昏时分,感受到寒冷的孤独。
  • 第三句“未省半山梅在否”表达了对故乡或某个重要地方的思念。
  • 末句“东风归路忆长干”通过东风和长干的意象,强化了思念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角声和笛声的凄凉,比喻诗人内心的哀伤。
  • 拟人:笛声被描述为“乾”,赋予了笛声以人的感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孤独和思念。诗人通过角声、笛声、黄昏和寒冷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或某个重要地方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 角声和笛声:凄凉的象征,表达了诗人的哀伤。
  • 黄昏:孤独和寒冷的象征。
  • 半山梅:故乡或某个重要地方的象征。
  • 东风和长干:思念的象征。

互动学习:

  1. 诗中的“角声悽惋笛声乾”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哀伤 C. 愤怒 D. 平静
  2. 诗中的“长干”可能指什么? A. 地名 B. 植物 C. 乐器 D. 动物
  3. 诗中的“未省半山梅在否”表达了什么? A. 对梅花的喜爱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寒冷的感受 D. 对黄昏的描绘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梅花》:通过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的描绘,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与洪咨夔的《答家朝南 其二》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王安石的诗更侧重于梅花的意象,而洪咨夔的诗则通过角声和笛声的描绘,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洪咨夔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