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高蓼》

时间: 2025-01-11 02:55:16

隰荭照眼似舡窗,只欠沙头野鸭双。

花引穟垂丹作佩,叶扶节起翠为幢。

妇收滋味归羹鼎,儿挹馨香赴酒缸。

老我为渠牵午梦,白苹风冷钓烟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隰荭照眼似舡窗,只欠沙头野鸭双。 花引穟垂丹作佩,叶扶节起翠为幢。 妇收滋味归羹鼎,儿挹馨香赴酒缸。 老我为渠牵午梦,白苹风冷钓烟江。

白话文翻译:

低洼处的荭草在眼前闪耀,如同船窗一般,只是缺少了沙岸上成双的野鸭。 花朵垂下,如同佩戴着红色的饰品,叶子扶着节,翠绿如旗帜。 妇人将美味的食材收入锅中,孩子们则享受着酒香。 我被这景象牵引着午后的梦境,白苹在冷风中摇曳,我在烟雾缭绕的江上垂钓。

注释:

  • 隰荭:低洼处的荭草。
  • 舡窗:船上的窗户。
  • 穟:穗状下垂的样子。
  • 丹作佩:红色的饰品。
  • 翠为幢:翠绿色的旗帜。
  • 羹鼎:烹饪的锅。
  • 挹:舀取。
  • 酒缸:盛酒的容器。
  • 渠:这里指荭草。
  • 白苹:一种水草。
  • 钓烟江:在烟雾缭绕的江上垂钓。

诗词背景:

洪咨夔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图,通过对荭草、野鸭、花朵、叶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图,通过对荭草、野鸭、花朵、叶子的生动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诗中“隰荭照眼似舡窗”一句,以船窗比喻荭草,形象生动,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花引穟垂丹作佩,叶扶节起翠为幢”则通过色彩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最后两句“老我为渠牵午梦,白苹风冷钓烟江”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无限欣赏。

诗词解析:

  • 首句“隰荭照眼似舡窗”,通过比喻手法,将荭草比作船窗,形象生动,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 第二句“只欠沙头野鸭双”,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感受。
  • 第三句“花引穟垂丹作佩”,通过拟人手法,将花朵比作佩戴着红色饰品的人,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
  • 第四句“叶扶节起翠为幢”,同样运用拟人手法,将叶子比作翠绿色的旗帜,形象鲜明。
  • 第五句“妇收滋味归羹鼎”,通过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第六句“儿挹馨香赴酒缸”,通过孩子们享受酒香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 最后两句“老我为渠牵午梦,白苹风冷钓烟江”,通过梦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无限向往。

意象分析:

  • 荭草:象征着自然的美和宁静的生活。
  • 野鸭:象征着田园生活的和谐与宁静。
  • 花朵:象征着美丽和生机。
  • 叶子: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和自然的和谐。
  • 羹鼎:象征着家庭的温暖和生活的滋味。
  • 酒缸:象征着欢乐和团聚。
  • 白苹:象征着自然的纯净和宁静。
  • 钓烟江: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美的无限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隰荭照眼似舡窗”一句,荭草被比喻成了什么? A. 船窗 B. 旗帜 C. 饰品 D. 酒缸

  2. 诗中“花引穟垂丹作佩”一句,花朵被比喻成了什么? A. 船窗 B. 旗帜 C. 饰品 D. 酒缸

  3. 诗中“叶扶节起翠为幢”一句,叶子被比喻成了什么? A. 船窗 B. 旗帜 C. 饰品 D. 酒缸

  4. 诗中“老我为渠牵午梦”一句,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美的欣赏 B.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C. 对田园生活的厌恶 D.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答案:1. A 2. C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词对比:

  • 洪咨夔的《次韵高蓼》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洪咨夔的诗更加细腻,通过对荭草、野鸭、花朵、叶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 洪咨夔的《次韵高蓼》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但王维的诗更加空灵,通过对山居秋暝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无限欣赏。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洪咨夔的诗作,对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有详细的介绍。
  • 《陶渊明诗选》:收录了陶渊明的诗作,对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有详细的介绍。
  • 《王维诗选》:收录了王维的诗作,对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有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