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白话文翻译:
在藕花盛开的乡村,划着木兰桨的小船,唱完歌后,晚上的气温变得凉爽。
烟雾外的柳丝与湖水相接,山的眉峰淡淡的碧色,月亮的眉弯弯的呈现出黄光。
注释:
- 木兰桨子:木兰制作的桨,形容舟行之景。
- 藕花乡:指的是盛开莲藕花的地方,象征着水乡的美丽。
- 厅红:厅指的是厅堂,这里指代红色的灯光或装饰。
- 晚气凉:晚上的气温渐渐变凉,营造出一种清新的秋意。
- 烟外柳丝:烟雾缭绕,柳树的柔枝在烟雾中摇曳。
- 湖外水:湖面上的水波荡漾。
- 山眉:山的轮廓像人的眉毛。
- 澹碧:淡淡的青色,形容山的颜色。
- 月眉黄:月亮的弯曲形状像眉毛,微微泛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燮(1684年-1756年),字梦阮,号秋水,清代诗人,擅长诗文,曾任职于地方官府。他的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题材,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七夕节,表现了诗人在舟中独自欣赏自然美景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诗歌鉴赏:
《韩庄闸舟中七夕》是一首描绘水乡风景的诗作。诗中通过舟行于藕花乡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开头的“木兰桨子藕花乡”,将我们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色彩的水乡,藕花的盛开暗示着夏季的繁华,而木兰桨的使用则是一种传统的水乡生活方式。接着“唱罢厅红晚气凉”,不仅描绘了诗人结束歌唱后的惬意,还传递出一种清凉的晚风,带有一丝秋意,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后两句“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则进一步深化了意境。柳丝在烟雾中轻轻摇曳,湖水在晚风中荡漾,山的轮廓和月亮的形状在清冷的光影中交汇,形成了一个诗意盎然的画面。这种宁静与优雅的气氛,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木兰桨子藕花乡:诗人在水乡划着木兰桨,藕花盛开,描绘出秀美的景色。
- 唱罢厅红晚气凉:唱歌结束,厅堂的红灯笼映照在夜色中,空气变得凉爽,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 烟外柳丝湖外水:烟雾外的柳枝与湖水相连,描绘出层次分明的景象。
- 山眉澹碧月眉黄:山的轮廓与弯曲的月亮相映成趣,展现出静谧的夜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的轮廓比作眉毛,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中的“烟外柳丝湖外水”形成对称,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意象:柳丝、湖水、山眉、月眉等意象交融,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水乡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融合了自然与人文,体现了诗人对生活静谧与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木兰桨:象征传统与自然,代表水乡文化。
- 藕花:象征美丽与生机,体现水乡的独特魅力。
- 柳丝:象征柔美,反映出环境的宜人。
- 湖水:象征流动与生命,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月眉:象征幽静与思念,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藕花乡”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山区
- B. 水乡
- C. 沙漠
- D. 草原
-
诗中“晚气凉”描绘了什么样的气候?
- A. 炎热
- B. 凉爽
- C. 寒冷
- D. 潮湿
-
诗中“山眉澹碧月眉黄”描绘了什么?
- A. 花
- B. 太阳
- C. 山与月亮
- D. 风
答案:
- B. 水乡
- B. 凉爽
- C. 山与月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对比,姚燮的《韩庄闸舟中七夕》更多地表现了水乡的独特美丽,而王维则通过山居的景色传达了隐逸生活的悠然。两者都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前者偏向水的灵动与生机,后者则注重静谧与远离尘世的心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姚燮研究》
- 《中华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名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