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即事 其二》

时间: 2025-04-28 17:36:24

閒居却笑俗人忙,又欲移门向野塘。

午爨松脂粘斧腻,晓行云气湿衣凉。

长生瑶草成丹药,万岁灵藤结紫香。

林下知心时有月,黄昏相伴入藜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居即事 其二
作者: 王镃 〔宋代〕

閒居却笑俗人忙,
又欲移门向野塘。
午爨松脂粘斧腻,
晓行云气湿衣凉。
长生瑶草成丹药,
万岁灵藤结紫香。
林下知心时有月,
黄昏相伴入藜床。


白话文翻译:

在闲居的日子里,我不禁笑话那些忙碌的世俗人,
又想把门移向那野塘边。
午间的灶火,松脂沾黏着斧头,油腻得很;
清晨出门时,云气湿润了衣裳,令人感觉凉爽。
长生不老的瑶草可以炼成丹药,
万年的灵藤结出紫香的果实。
林下有月光时,彼此知心,
黄昏时分我们一起走入藜床。


注释:

字词注释:

  • 闲居:悠闲地生活。
  • 俗人:指世俗的人,忙于世俗事务的人。
  • 午爨:午间生火做饭。
  • 松脂:松树分泌的树脂。
  • 晓行:清晨出门。
  • 瑶草:传说中的不老草,象征长寿。
  • 灵藤:一种具有灵性和长寿寓意的藤,象征珍贵和美好。
  • 藜床:用藜草编织的床,象征简朴生活。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长生瑶草”和“万岁灵藤”,都源于道教文化中对长生不老的追求,表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和对自然的崇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镃(约1050—1120),字子骏,号瑶山,南宋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常描写山水田园生活,倡导隐逸生活,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山居即事》系列诗作反映了诗人在南宋时期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世俗繁忙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山居即事 其二》展现了王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繁忙的讽刺。开篇即以“闲居”二字引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人们忙碌生活的调侃,表现出一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午间的火光与松脂的描写,将生活的简单与宁静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晓行云气湿衣凉”的句子更是将清晨的氛围渲染得生动而细腻,令人感受到自然的清新。长生瑶草与万岁灵藤的提及,进一步深化了自我修身养性的哲学思考,诗人向往的长生不老之道在此得以体现。

最后两句“林下知心时有月,黄昏相伴入藜床”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月光下的知心交谈,黄昏时的温馨相伴,表现了一种恬淡而富有诗意的生活状态。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与思索,展现了王镃作为诗人的深厚情感和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閒居却笑俗人忙:闲居的生活让我忍不住嘲笑那些忙碌的世俗人。
  2. 又欲移门向野塘:我想把家门移到野塘边,享受自然的宁静。
  3. 午爨松脂粘斧腻:午间的火灶上,松脂粘满了斧头,显得油腻。
  4. 晓行云气湿衣凉:清晨出行时,云气湿润了衣服,感觉凉爽。
  5. 长生瑶草成丹药:传说中的瑶草可以炼制成长生不老的丹药。
  6. 万岁灵藤结紫香:万年的灵藤结出了香甜的果实。
  7. 林下知心时有月:在林下时,与知心人共赏月亮。
  8. 黄昏相伴入藜床:黄昏时分,一起走入用藜草编织的床。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人将闲居与世俗忙碌生活进行对比,突出隐逸的优越性。
  • 意象:使用“松脂”、“瑶草”、“灵藤”等自然意象,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
  • 拟人:将月光比作知心的伴侣,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忙碌世俗生活的反思与批判,倡导一种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理念,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脂:象征自然的纯朴和生活的简单。
  • 瑶草:象征长生不老,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
  • 灵藤:象征珍贵与美好,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月光:象征宁静与知心,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瑶草”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长寿
    C. 名誉
    答案:B

  2. 诗人对忙碌的世俗生活采取了什么态度? A. 赞美
    B. 讽刺
    C. 忽视
    答案:B

  3. “黄昏相伴入藜床”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温馨
    C. 兴奋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同样表现了隐逸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山中杂诗》(王维):描绘山水与隐居生活的恬淡。

诗词对比:

  • 王镃《山居即事》陶渊明《饮酒》:两者都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王镃更注重对自然细腻的描写,而陶渊明则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选录了宋代重要的诗词作品。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提供诗词鉴赏的理论与方法。
  3. 《王镃诗集》:收录王镃的全部诗作及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