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携一瓢酒寻诸》

时间: 2025-01-27 03:27:45

老鸦衔肉纸飞灰,万里家山安在哉。

苍耳林中太白过,鹿门山下德公回。

管宁投老终归去,王式当年本不来。

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鸦衔肉纸飞灰,万里家山安在哉。
苍耳林中太白过,鹿门山下德公回。
管宁投老终归去,王式当年本不来。
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老乌鸦衔着肉纸飞舞在灰烬中,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山川又在哪里呢?在苍耳林中,太白星升起,在鹿门山下,德公又回来了。管宁年老时最终归去,王式当年本就没有来过。请记住城南的上巳节,那时木棉花落下,刺桐花正开。

注释:

  • 老鸦:指成年的乌鸦,这里象征孤独和恍惚。
  • 肉纸:用肉做的纸,古时用肉纸祭祀,象征祭祀的仪式。
  • 飞灰:飞舞的灰烬,象征逝去的事物。
  • 苍耳: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指的是环境的荒凉。
  • 太白:指的是夜空中的太白星,即金星。
  • 鹿门山:德公(指的是德星)的归处,常用来象征归隐。
  • 管宁:古代著名的隐士,象征归隐的理想。
  • 王式:指的是王氏,表示他并未参与这一场景。
  • 上巳日:古代的节日,通常在春天,寓意春天的生机。
  • 木棉花、刺桐:代表春天的花木,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文学家及书法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又有细腻的情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流亡海南期间,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及对人生的思考。寒食节在古代是祭祀先祖的日子,而上巳节则是春天的节日,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与怀念。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一种淡淡的忧伤为基调,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叹。首联以“老鸦衔肉纸飞灰”开篇,传达了一种孤独和逝去的感觉,乌鸦的形象在古代文化中常与丧失和哀伤相关联,令人想起那已逝的亲人和故乡。而“万里家山安在哉”则是诗人心中深深的迷茫,流亡生涯使他更加思念故乡,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

中间部分提到“苍耳林中太白过,鹿门山下德公回”,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借太白星和德公的归来隐喻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回忆。诗人通过历史典故中的人物来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表现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人世繁华的淡然。

最后两句“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则将时间定格在春天的节日,木棉花与刺桐花的盛开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同时也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时空的交错让整首诗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展望,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情感层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鸦衔肉纸飞灰:展现了一种凄凉的景象,乌鸦与纸灰暗示着祭祀与逝去的情感。
  2. 万里家山安在哉: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承载着对家乡的深切关怀。
  3. 苍耳林中太白过:描绘自然环境,太白星的出现也暗示着诗人的孤独感。
  4. 鹿门山下德公回:提到德公,暗示隐士的归隐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5. 管宁投老终归去:表现了人生的无常,管宁的归去象征着对老年人生的反思。
  6. 王式当年本不来:暗示有些人和事物在生命中并未真正参与,留下遗憾。
  7. 记取城南上巳日:将时间定位在特定的节日,增加了怀旧的情感。
  8. 木棉花落刺桐开:象征春天的生机勃勃,给人以希望和生命的延续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老鸦”象征孤独和哀伤,提升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木棉花和刺桐花象征生命和希望,展现出春天的生机。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形成了一种忧伤而又充满希望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鸦:象征孤独和逝去。
  • 肉纸:与祭祀相关,暗示对逝者的怀念。
  • 苍耳:代表环境的荒凉。
  • 太白:象征孤独与理想。
  • 鹿门山:隐士归处,象征归隐生活。
  • 木棉花、刺桐:象征春天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老鸦”象征什么?

    • A. 生机
    • B. 孤独
    • C. 快乐
    • D. 富贵
  2. “记取城南上巳日”中的“上巳日”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节日
    • B. 冬天的节日
    • C. 秋天的节日
    • D. 夏天的节日
  3. 诗中的“木棉花”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的复苏
    • B. 逝去的时光
    • C. 孤独的心情
    • D. 人生的无常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对比苏轼的《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与杜甫的《春望》,两者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苏轼的诗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反映了时代动荡带来的悲伤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东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