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舟夜》

时间: 2025-02-04 15:50:23

下马襄阳郭,移舟汉阴驿。

秋风截江起,寒浪连天白。

本是多愁人,复此风波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下马襄阳郭,移舟汉阴驿。
秋风截江起,寒浪连天白。
本是多愁人,复此风波夕。

白话文翻译:

在襄阳的城郭下马,移舟到汉阴的驿站。
秋风掀起江水,寒浪翻滚,仿佛连天都变得苍白。
本来我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今天又遭遇了这样的风波夜晚。

注释:

字词注释:

  • 襄阳郭:指襄阳的城墙和城郭,寓意守护与隔离。
  • 移舟:指换乘船只,意味着旅途的转变。
  • 汉阴驿:汉阴是地名,驿站是古代供行人歇息的地方。
  • 截江:指江面上风起浪涌,形容秋风的猛烈。
  • 寒浪连天白:寒冷的波浪翻滚,仿佛与天空连成一体,描绘出冷清的气氛。
  • 多愁人:指有着多愁善感性格的人。

典故解析:

  • 襄阳:古代重要的军事和交通要地,历史上曾多次成为战争的焦点。
  • 汉阴:位于襄阳的西南,古代为重要的交通枢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生活与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襄阳舟夜》创作于白居易的晚年,期间他经历了政治上的失意和对人世间的思考,诗中透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襄阳舟夜》是一首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的抒情诗。诗的开头“下马襄阳郭,移舟汉阴驿”展示了诗人途中的疲惫与孤独,襄阳作为历史重镇,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而“秋风截江起,寒浪连天白”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出了一幅冷清的夜晚图,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尤其是“寒浪连天白”一句,展现了秋风的凶猛与孤独的情绪交织,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气氛。最后一句“本是多愁人,复此风波夕”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悟,既有对自然的感叹,也有对人生的思索,令人心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下马襄阳郭”:诗人到达襄阳,表现出旅途的劳累和对环境的依恋。
  • “移舟汉阴驿”:意指在旅途中更换交通方式,暗示着变化与不确定性。
  • “秋风截江起”:秋风的到来使得江水波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交替。
  • “寒浪连天白”:寒冷的波浪与天空相连,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清冷的感觉。
  • “本是多愁人”:自我反思,诗人承认自己的多愁善感。
  • “复此风波夕”:再次遭遇风波,暗示着人生的挫折和不安。

修辞手法:

  • 比喻:风波比喻人生中的困境与挑战。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增加诗歌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江面风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短和多愁善感的深刻体悟,反映出对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着凉意与凋零,代表着时间的流逝。
  • 寒浪:暗示着生活的不易和内心的孤寂。
  • 夜晚:代表着未知与无尽,增强了诗的沉重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襄阳”指的是哪个地点? A. 一个城市
    B. 一个山
    C. 一个河流
    D. 一个国家

  2. 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多愁善感
    D. 疲惫

  3. “寒浪连天白”中的“连天”指的是什么? A. 白雪飘落
    B. 天空和江水相连
    C. 太阳升起
    D. 星星闪烁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对比白居易的《襄阳舟夜》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首诗都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但白居易更着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家国情怀与兄弟情谊,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