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平望终夕不寐三首》

时间: 2024-10-06 07:48:48

船中新热睡难成,听尽渔舟掠水声。

不分两窗窗外月,如何不为别人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泊平望终夕不寐三首
船中新热睡难成,
听尽渔舟掠水声。
不分两窗窗外月,
如何不为别人明。

白话文翻译:

在船上躺着,热得无法入睡,
耳边传来渔舟划水的声音。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
为何却不为他人所看见?

注释:

字词注释:

  • 新热:指新近的热气,这里形容夜晚的闷热,影响睡眠。
  • 掠水声:渔舟划水的声音,表现出夜晚的宁静与动感。
  • 不分:没有区别,这里指的是月光照进窗内,明亮而清晰。
  • 别人:其他人,这里暗指他人或周围的环境。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月”作为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常常象征着思念与孤独,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他人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他的诗风有着强烈的个性和生活气息,常常以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写展现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夜晚,诗人独自一人在船上,因热气难以入睡,夜色与渔船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反映出诗人对孤独和思念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独自在船上难以入眠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开头两句“船中新热睡难成,听尽渔舟掠水声”,诗人用“新热”来形容晚上的闷热,传达出一种身体上的不适;而“听尽渔舟掠水声”则描绘出夜晚的静谧与渔舟的孤独,仿佛在倾听着外界的声音,内心却是无比的孤寂。接下来的两句“不分两窗窗外月,如何不为别人明”,诗人看到窗外的明月,却觉得这明亮的月光似乎与他无关,反映出他对周围人群的思考与对自身孤独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自然之美,又有深刻的哲思,表现了诗人对生命与孤独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船中新热睡难成:诗人身处船中,因闷热而难以入睡,表现出一种不安的状态。
  • 听尽渔舟掠水声:耳边传来渔舟划过水面的声音,营造出夜晚的宁静气氛。
  • 不分两窗窗外月: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映射进来,明亮而清晰。
  • 如何不为别人明:感叹这明亮的月光却似乎与他人无关,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对外界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船中新热”和“听尽渔舟”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意象:月光与水声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孤独与思索展开,诗人在夜晚的船上,既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又感受到内心的孤独,表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漂泊与孤独,反映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 :象征着明亮与思念,表现出对他人或过去的怀念。
  • 水声:代表着夜晚的宁静与流动,暗示生活的不断变化与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什么环境中难以入睡? A. 山中
    B. 船上
    C. 家中

  2. 诗中提到的“掠水声”指的是什么? A. 风声
    B. 雨声
    C. 渔舟划水的声音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与杨万里的孤独感形成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以月光为主题,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感,但李白的情感更加直接而热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