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画工来嵩》

时间: 2025-01-25 09:10:45

朝来又入杨州郭,千万中人识者谁。

唯有来嵩曾画我,依稀见似昔年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遇画工来嵩
作者:梅尧臣 〔宋代〕
朝来又入杨州郭,
千万中人识者谁。
唯有来嵩曾画我,
依稀见似昔年时。

白话文翻译

今天又回到了扬州的城郭,
在这千万的人中,谁能认出我呢?
唯有来嵩曾经画过我,
模模糊糊地像是昔年时的我。

注释

  • 朝来:今天早上。
  • 杨州郭:指扬州的城郭。
  • 千万中人:形容人很多,意指“在这千万的人中”。
  • 识者:认识我的人。
  • 来嵩:指画家来嵩。
  • :像,形似。
  • 昔年时:过去的时光。

典故解析

“来嵩”是指著名的画家,他曾经为作者画过画像。在古代,画家与诗人的交流常常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元素。诗中提到的“画我”意味着作者与画家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过去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子华,号松溪,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重视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营造。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梅尧臣晚年,他常常回忆过去,感慨时光流逝。诗中描绘的场景反映了他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以及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诗歌鉴赏

《遇画工来嵩》是一首充满怀旧和思索的诗作。诗的开头,梅尧臣描绘了自己在繁华的扬州城中,面对人潮汹涌的场面,感到孤独与渺小。这种对身份认同的迷茫感,正是许多诗人在繁华背后所隐含的情感。

接下来,诗人提到唯有画家来嵩能够识得他,突显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在众多的面孔中,唯有那一位曾经为他画过像的画家能够识得他,这不仅是对友情的珍视,也表现出诗人对过往的怀念。

最后的“依稀见似昔年时”,更是将这种怀旧之情推向高潮,模糊而又真实的记忆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以及对过去的无限眷恋。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蕴含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谊、时间和自我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朝来又入杨州郭:今天早晨再次回到扬州的城郭,暗示诗人对故地的思念。
  2. 千万中人识者谁:在这么多人中,能够认出我的又有谁,反映出诗人的孤独感。
  3. 唯有来嵩曾画我:只有画家来嵩曾经画过我,说明他们之间有特殊的联系。
  4. 依稀见似昔年时:模糊中似乎看到了过去的自己,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依稀见似”来形容对过去记忆的模糊感,增加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与怀旧,表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对画家的提及,诗人表现出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与他人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 杨州:象征繁华与喧嚣,代表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 画工:代表艺术和友谊,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 昔年时:象征记忆和时间的流逝,反映了对过去的无限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画家是谁?

    • A) 杜甫
    • B) 来嵩
    • C) 李白
    • D) 王维
  2. 诗人感到在“千万中人”中,谁能认出他?

    • A) 所有人
    • B) 只有画家
    • C) 他的朋友
    • D) 没有人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快乐
    • B) 悲伤
    • C) 怀旧
    • D) 愤怒

答案:1-B,2-B,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by 柳宗元
  • 《静夜思》by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梅尧臣的《遇画工来嵩》更侧重于人际情感的描绘,而李白则通过对月亮的思念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两者都体现了对过往的追忆,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梅尧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