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席上和赵晋臣敷文)》

时间: 2025-01-10 22:36:11

少年风月,少年歌舞,老去方知堪羡。

叹折腰、五斗赋归来,问走了、羊肠几遍。

高车驷马,金章紫绶,传语渠侬稳便。

问东湖、带得几多春,且看凌云笔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鹊桥仙(席上和赵晋臣敷文)》
作者:辛弃疾

少年风月,少年歌舞,老去方知堪羡。
叹折腰五斗赋归来,问走了羊肠几遍。
高车驷马,金章紫绶,传语渠侬稳便。
问东湖带得几多春,且看凌云笔健。

白话文翻译

年轻时的风花雪月,年轻时的歌舞升平,等到老去才知道这些是多么值得羡慕。叹息我在五斗米的赋诗中折腰归来,不禁问自己走过了多少羊肠小道。高车骏马,金章紫绶,传话给你们要安稳些。问东湖的春天有多少,且看我凌云之笔依旧健朗。

注释

  • 少年风月:指年轻时的美好生活和风光。
  • 折腰五斗赋:五斗指的是五斗米,古代的一个标准,意指为了生计而屈膝于世俗。
  • 羊肠:指羊肠小道,比喻艰难的道路。
  • 高车驷马:形容高贵的出行方式,象征地位和权势。
  • 金章紫绶:古代官员的象征,代表荣华富贵。
  • 东湖:指的是东湖的美丽春景。
  • 凌云笔健:形容写作能力和才华的高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和军事将领,作品以豪放、激昂著称。他的词作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还反映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辛弃疾晚年,反映了他对年轻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记忆的向往,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诗歌鉴赏

《鹊桥仙》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词作,通过对比年轻时的风华与年老后的感悟,辛弃疾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珍贵。开篇的“少年风月,少年歌舞”,描绘了青春的美好,似乎在召唤人们重温那段欢快的时光。然而,“老去方知堪羡”一句则戛然而止,点明了岁月无情,青春易逝,只有在老去之时,才会对那段时光心存羡慕。

词中对“折腰五斗赋”的自嘲,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辛酸。他在艰难的生活中,依旧保持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尽管遭遇风雨,依然不屈。这种对生活的深刻体察与反思,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深邃。

接下来提到的“高车驷马,金章紫绶”,不仅是对荣华富贵的描绘,同时也噙含着对官场的讽刺。在这一对比中,辛弃疾显露出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思考,强调内心的安宁比外在的奢华更为重要。

最后一句“问东湖带得几多春,且看凌云笔健”,不仅表明了对美好春光的向往,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心。尽管岁月不饶人,诗人的笔仍然充满力量,表达出他对创作的热爱与坚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年风月,少年歌舞,老去方知堪羡:强调年轻时的生活乐趣,老来才知其珍贵。
  2. 叹折腰五斗赋归来,问走了羊肠几遍:以自谦的语气回顾自己为生活所迫的经历,感慨走过的艰辛路途。
  3. 高车驷马,金章紫绶:描绘理想的生活状态,象征权势与富贵。
  4. 传语渠侬稳便:对朋友的祝福,希望他们能够安稳幸福。
  5. 问东湖带得几多春,且看凌云笔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创作的自信。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高车驷马,金章紫绶”,形成了对称美。
  • 比喻:将青春比作风月与歌舞,生动形象。
  • 反问:如“问东湖带得几多春”,引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希望。通过对比与反思,辛弃疾传达了人生的哲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月:象征青春的美好与爱情。
  • 折腰:象征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 高车驷马:象征权力与荣华。
  • 东湖春:象征美好与希望。
  • 凌云笔:象征才华与创作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辛弃疾在诗中提到的“折腰五斗”主要指什么?

    • A. 诗人的荣华富贵
    • B. 诗人为了生计而屈服
    • C. 诗人的青春岁月
    • D. 诗人的梦想
  2. “问东湖带得几多春”中“东湖”象征什么?

    • A. 诗人的故乡
    • B. 美好的自然景色
    • C. 诗人的老师
    • D. 诗人心中的梦想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的另一首著名词作,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作品,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对比

  • 辛弃疾 vs. 李清照:辛弃疾的豪放与李清照的婉约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多描写壮阔的景象,后者则侧重细腻的情感。两者的词作都反映了各自对时代的感受与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1. 《辛弃疾研究》- 专著,探讨辛弃疾的生平与作品。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提供古诗词的赏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