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席上再用韵)》
时间: 2025-01-10 22:46: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底明霞十顷光。
天教铺锦衬鸳鸯。
最怜杨柳如张绪,却笑莲花似六郎。
方竹簟,小胡床。
晚风消得许多凉。
背人白鸟都飞去,落日残更断肠。
白话文翻译:
水面下的阳光闪烁着十顷的光辉,
天空仿佛用锦绣铺成了鸳鸯的衬托。
最让人怜惜的是那杨柳,宛如张扬的丝绸,
却又戏谑着莲花,好似六郎那般的轻浮。
方方的竹席,小巧的胡床,
晚风吹来,带走了许多的凉意。
背后白鸟纷纷飞去,
落日的余晖更是让人心碎。
注释:
- 明霞:明亮的霞光,指水底反射的光辉。
- 鸳鸯:一种美丽的水鸟,象征爱情。
- 杨柳:细长的柳枝,给人以柔美的联想。
- 张绪:可能指的是张扬的情绪或状态。
- 六郎:可能是指某个轻浮的人物。
- 方竹簟:方形的竹席,古人常用的坐具。
- 小胡床:小巧的胡床,供人休息用。
- 白鸟:指飞翔的白色鸟类,象征离去。
- 落日: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和诗人。他出生于山东,年轻时投身抗金事业,后期任职地方官,生活经历丰富。辛弃疾的词风豪放,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鹧鸪天(席上再用韵)》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其人生的回顾与反思阶段。诗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开篇的“水底明霞十顷光”以明澈的水面下的光影引入,设置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接着“天教铺锦衬鸳鸯”,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也暗示了爱情的甜美与脆弱。
诗中的“最怜杨柳如张绪,却笑莲花似六郎”将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结合在一起,杨柳的柔美与莲花的轻浮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观察和人生的思索。随着“晚风消得许多凉”的描写,诗人似乎感受到了一种孤独和凄凉。
最后两句“背人白鸟都飞去,落日残更断肠”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背后飞去的白鸟象征着离别与孤独,落日的余晖更是让人心碎,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生命流逝的无奈,情感真挚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底明霞十顷光:描绘水面下的光辉,暗示美好景象。
- 天教铺锦衬鸳鸯:描写天空的绚丽与鸳鸯的美好,象征爱情的美。
- 最怜杨柳如张绪,却笑莲花似六郎:对比杨柳的柔美与莲花的轻浮,反映出对人情世态的思考。
- 方竹簟,小胡床:描写安静的环境,暗示一种闲适的生活。
- 晚风消得许多凉:晚风带来的凉意,增添了诗中的孤独感。
- 背人白鸟都飞去,落日残更断肠:离别的孤寂和落日的余晖让人心痛,强调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杨柳如张绪”,将自然景象与人情结合。
- 拟人:如“晚风消得许多凉”,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和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眷恋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折射出他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情感深沉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霞:象征光辉与希望。
- 鸳鸯:象征爱情与和谐。
- 杨柳:象征柔美与脆弱。
- 莲花:象征轻浮与浮华。
- 白鸟:象征离别与孤独。
- 落日:象征时间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水底明霞十顷光”中的“十顷光”指的是: a) 十片云彩
b) 十个光点
c) 十顷的光辉
d) 十个夕阳 -
诗中提到的“白鸟”象征什么?
a) 自由
b) 离别
c) 欢快
d) 生命 -
辛弃疾的创作背景是: a) 抵抗外敌
b) 生活安逸
c) 国家繁荣
d) 个人失落
答案:
- c) 十顷的光辉
- b) 离别
- a) 抵抗外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清照的词风不同,辛弃疾的豪放与李清照的婉约形成鲜明对比,但二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辛弃疾的《鹧鸪天》注重景物与情感的结合,而李清照的词则更注重内心的柔美与细腻。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集》
- 《宋词选注》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