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时间: 2025-01-27 03:30:51

春尚浅。

江上柳梢风软。

销尽玉梅春不管。

冷香和梦远。

脉脉绿窗新怨。

花胜无心重翦。

帘押护香闲不卷。

卷帘芳事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尚浅。江上柳梢风软。销尽玉梅春不管。冷香和梦远。脉脉绿窗新怨。花胜无心重翦。帘押护香闲不卷。卷帘芳事遍。

白话文翻译:

春天尚未完全到来,江边柳树的嫩梢在温柔的春风中摇曳。玉梅的花瓣已经凋谢,而春天似乎并不在意。冷香飘荡在梦中,远离了现实。窗外透出微弱的新怨,花儿的美丽却无心被重剪。帘子轻轻拉起,香气在室内静静弥漫,不愿卷起,卷起后芳香的事情便会显现无遗。

注释:

  • 春尚浅:春天还没有完全到来。
  • 江上柳梢:江边的柳树枝条。
  • 销尽:凋谢、消失。
  • 玉梅:指的是梅花,常用以象征高洁。
  • 冷香:指梅花的清香。
  • 脉脉:形容眼神或情感的细腻。
  • 绿窗:窗户的绿色光影,象征生机。
  • 重翦:重新修剪。
  • 帘押护:帘子轻轻掩护。
  • 香闲不卷:香气弥漫而不愿被卷走。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玉梅”常常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着高洁和坚贞的品格。梅花在寒冬中开放,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柳树则常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和柔情,搭配春天的意象,形成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失落的心情。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赵崇,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主要以其清新婉约的词风著称,常常描写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季,正值春回大地之时,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逝去花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细腻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春尚浅”便设定了一个微妙的氛围,暗示春天的迟到和期待。接着,通过对江上柳梢和梅花的描写,诗人展现了春天的柔美与无情。柳树的轻柔与梅花的冷香形成鲜明对比,既有对美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诗中“脉脉绿窗新怨”的情感隐晦而深厚,似乎在诉说着一种心灵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一句“卷帘芳事遍”则是对整首诗意境的升华,仿佛在说,即使春天的芳香再美,也难掩内心的怅惘。诗人在春天的美丽中感受到的是一种失落与惆怅,体现了生命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尚浅”:暗示春天的气息尚未完全浓郁。
    • “江上柳梢风软”:描绘了江边温柔的春风与柳树摇曳的景象。
    • “销尽玉梅春不管”:梅花已经凋谢,而春天似乎对此毫不在意,显示出一种无情。
    • “冷香和梦远”:梅花的清香伴随着远方的梦境,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远的情感。
    • “脉脉绿窗新怨”:窗外的景色透出新的情感,表现出内心的细腻与怨恨。
    • “花胜无心重翦”:花儿的美丽虽好,但却无心被重剪,象征着对美的无奈。
    • “帘押护香闲不卷”:轻柔的帘子保护着室内的香气,不愿意卷起,以示珍惜。
    • “卷帘芳事遍”:卷起帘子后,芳香的事情便会全部展现。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气息和情感进行对比,增强意象的对照。
    • 拟人:通过“春不管”和“无心重翦”来赋予春天和花儿以情感。
    • 对仗:在结构上形成了优美的对称,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春天的到来与逝去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深刻揭示了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柳树:柔美而富有情感,常与离别相关联。
  • 梅花:象征着高洁、坚韧和生命的短暂。
  • 香气:代表着美好与惆怅,隐喻着内心的渴望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尚浅”意指什么?

    • A. 春天已经到来
    • B. 春天尚未完全到来
    • C. 春天已经过了
    • D. 春天的气温很高
  2. “脉脉绿窗新怨”中的“怨”指的是?

    • A. 对花的怨恨
    • B. 对春天的怨恨
    • C. 内心的细腻情感
    • D. 对离别的怨恨
  3. 诗中“卷帘芳事遍”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待美好的事物
    • B. 对即将到来的春天的失落
    • C. 珍惜眼前的美好
    • D. 对逝去的美好事物的惋惜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但更侧重于自然的和谐美。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描写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情感基调偏向积极向上。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