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梦》
时间: 2025-01-22 08:34: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归梦
——罗隐
陆海波涛渐渐深,一回归梦抵千金。
路傍草色休多事,墙外莺声肯有心。
日晚向隅悲断梗,夜阑浇酒哭知音。
贪财败阵谁相悉,鲍叔如今不可寻。
白话文翻译:
陆海的波涛渐渐深沉,回归的梦境价值千金。
路边的草色不要多去打扰,墙外黄莺的鸣叫是否有情意?
日落时分,悲伤地望着断了的梗,夜深时浇酒哭泣知音。
贪恋金钱而败阵的人,谁能知晓?鲍叔如今已不可寻觅。
注释:
字词注释:
- 陆海:指陆地和海洋,这里形容环境的广阔与深邃。
- 归梦:指归来的梦,象征对故土、亲人的思念。
- 路傍草色:路边的草色,暗示自然的宁静。
- 墙外莺声:墙外黄莺的叫声,传达一种对外界的关注。
- 日晚向隅:日落时分,象征时光流逝与惆怅。
- 浇酒:指喝酒,表示用酒来抒发感情。
- 贪财败阵:指因为贪恋金钱而导致失败的情形。
- 鲍叔:鲍叔牙,历史上以识才著称的人物,表示对友人或知音的渴望。
典故解析:
- 鲍叔:鲍叔牙是春秋时期的贤人,以识人之才著称,诗中提到他,表达对知音的怀念和对失去友人的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唐代诗人,字子美,号惭愧,晚号紫阳,浙江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创作背景: “归梦”这首诗作于罗隐晚年,正值人生的反思阶段,抒发对故乡的思念、对友人的追忆,表达复杂的情感与人生哲思。
诗歌鉴赏:
《归梦》是一首充满感情波动的诗,体现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感慨。诗的前两句通过“陆海波涛”和“归梦”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波涛的深沉象征着生活的复杂与沉重,而回归的梦则是对简单幸福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路傍草色休多事,墙外莺声肯有心”,通过宁静的自然景象引入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在这里表现出希望与外界保持一种距离,渴望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日晚向隅悲断梗,夜阑浇酒哭知音”两句则展现出诗人对失去的知音的深切怀念,转向一种更为沉重的情感。日落时分,诗人感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夜晚喝酒更是为了抒发心中的孤独与悲伤。
最后两句“贪财败阵谁相悉,鲍叔如今不可寻”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对贪婪与物质追求的反思,同时也暗示了对真挚友谊的渴望与失落。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陆海波涛渐渐深:环境的描绘,象征着生活的波澜与深沉。
- 一回归梦抵千金:梦境的珍贵,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 路傍草色休多事:希望与外界保持距离,追求内心的安宁。
- 墙外莺声肯有心:自然中的声音可能寄托情感。
- 日晚向隅悲断梗:日落时的惆怅,象征着失去与无奈。
- 夜阑浇酒哭知音:夜深时的悲伤,用酒来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 贪财败阵谁相悉:对贪婪的批判,反映了对人性的思考。
- 鲍叔如今不可寻:对知音的渴望,感叹友谊的难以寻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梦境比作千金,强调其珍贵性。
- 对仗:如“路傍草色”“墙外莺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莺声被赋予情感,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传达了对故乡与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物质追求的反思,表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波涛:象征生活的艰难。
- 归梦: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草色:代表宁静的自然。
- 莺声:传达对情感的渴望。
- 酒:象征抒发情感的方式。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成了复杂的情感网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鲍叔”指的是谁?
- A. 一位商人
- B. 一位贤人
- C. 一位诗人
-
诗人用“陆海波涛渐渐深”来形容什么?
- A. 自然环境
- B. 人生的复杂
- C. 友情的深厚
-
诗中“日晚向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快
- B. 伤感
- C.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可以将罗隐的《归梦》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但罗隐更为沉重,杜甫则多了一份对生活的坚韧与希望。通过对比,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诗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唐代诗人罗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