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

时间: 2025-01-11 05:59:06

不奈荒城畔,那堪晚照中。

野晴霜浥绿,山冷雨催红。

游子灞陵道,美人长信宫。

等闲居岁暮,摇落意无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红叶
作者: 罗隐 〔唐代〕

不奈荒城畔,那堪晚照中。
野晴霜浥绿,山冷雨催红。
游子灞陵道,美人长信宫。
等闲居岁暮,摇落意无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荒凉城市边缘景色的无奈和感慨,晚霞映照下的情景让人感到忧伤。秋天的晴日,霜打湿了绿草,山间的寒雨催促着红叶的落下。身为游子的我走在灞陵的道路上,心中思念那位美人长信宫的佳人。岁暮时分,闲暇无事,眼前的落叶更是勾起了无尽的思绪。

注释:

字词注释:

  • 不奈:无可奈何,形容无能为力。
  • 荒城:荒凉的城镇,这里指的是诗人所处的环境。
  • 晚照:夕阳的光辉。
  • 霜浥绿:霜打湿了绿色的草木。
  • 山冷雨催红:寒冷的山中,雨水促进了红叶的凋落。
  • 游子:在外漂泊的人。
  • 灞陵道:指的是灞河边的道路,具有特定的地理和文化意义。
  • 长信宫:指汉代王皇后的宫殿,常常象征着美丽和思念。

典故解析:

  • 长信宫:历史上是汉武帝爱妃王嫱的住所,常被用来象征美人的思念。
  • 灞陵:古地名,常被诗人用作思乡的情怀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4年-901年),字梦阮,号天隐,晚唐诗人,善于写古诗,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借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末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战乱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红叶》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作,诗人在描绘秋天景象的同时,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首句“不奈荒城畔,那堪晚照中”便是一种无奈的情绪,点明了环境的荒凉与内心的孤独。接着,诗人通过“野晴霜浥绿,山冷雨催红”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自然与人生的流转,蕴含着时光的无情。尤其是“游子灞陵道,美人长信宫”一句,展现了游子对美人的思念之情,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爱情的追忆,情感的层次感丰富。最后一句“等闲居岁暮,摇落意无穷”则是对岁月流逝的思考,落叶的摇落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使整首诗充满了深邃而又无奈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奈荒城畔:环境的荒凉与个人的无奈。
  2. 那堪晚照中:在夕阳的映照下,情感更加沉重。
  3. 野晴霜浥绿:描绘秋天清晨的自然景象,霜打湿了绿草。
  4. 山冷雨催红:山间寒冷的雨促使红叶凋落。
  5. 游子灞陵道:游子在思乡的路上,心中充满了思念。
  6. 美人长信宫:对美人的怀念,象征着爱情与美好的追忆。
  7. 等闲居岁暮:闲暇时光在岁末,感慨时间的流逝。
  8. 摇落意无穷:落叶的摇落引发了无尽的思绪。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野晴霜浥绿,山冷雨催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对称美。
  • 拟人:把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使其更具生命力。
  • 象征:红叶象征着离别与忧伤,寄托了诗人的思绪。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情感基调沉重而又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荒城:象征孤独与失落。
  • 晚照:象征时间的流逝。
  • 霜、雨:象征生命的冷酷与凋零。
  • 游子:象征漂泊与思念。
  • 美人:象征爱情与美好的回忆。
  • 红叶:象征离别与无尽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荒城”指的是: A. 繁华的城市
    B. 荒凉的城镇
    C. 古老的村落

  2. “游子灞陵道”中的“游子”意为: A. 在家的人
    B. 在外漂泊的人
    C. 学习的人

  3. 诗中最能表达思念情感的词是: A. 红叶
    B. 晚照
    C. 美人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罗隐的《红叶》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现了对时光流逝和思念的感慨,前者更注重自然景象的衬托,后者则通过夜晚的孤独感传达深情思念。两首诗在主题上有共通之处,但风格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1. 罗隐作品集
  2. 《唐诗三百首》
  3.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