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斋即事
作者: 许棐 〔宋代〕
桂香吹过中秋了,
菊傍重阳未肯开。
几日铜瓶无可浸,
赚他饥蝶入窗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节后,重阳节前的秋季时节。桂花的香气在中秋时节飘散,然而菊花在重阳节前依然没有开放。几天来,铜瓶中没有水可以浸泡,吸引了饥饿的蝴蝶飞入窗内。
注释:
- 桂香:指的是桂花的香味,与中秋节的气氛相关。
- 重阳:指的是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 铜瓶:古代用来盛水或花的器具,此处暗示缺乏水分。
- 饥蝶:形容蝴蝶因缺乏食物而感到饥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棐,字惟真,号渔隐,宋代诗人。其诗以清新自然见长,常描绘山水、花鸟,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反映了诗人在秋斋中对时节变化的感怀,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诗中的情景与节令相结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秋斋即事》是一首极富秋意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中秋与重阳之间的时节变化,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索。开头两句“桂香吹过中秋了,菊傍重阳未肯开”,一方面描绘了秋天的气息,桂花的香味令人沉醉;另一方面,菊花的迟迟未开则暗示了一种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菊花在重阳节时是盛开的象征,此时未开,给人以惆怅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几日铜瓶无可浸,赚他饥蝶入窗来”,则通过铜瓶的空旷与蝴蝶的到来,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惆怅。铜瓶无水,象征着诗人的心境干涸,而“饥蝶”则是对生活的一种渴望与渴求,似乎在暗示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生动,既有对季节的描绘,也蕴含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体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理解与独特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桂香吹过中秋了:中秋夜桂花的香气弥漫,暗示着秋季的到来。
- 菊傍重阳未肯开:与重阳节相近,菊花却依旧未开,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几日铜瓶无可浸:铜瓶中没有水,暗示生活的缺乏与困境。
- 赚他饥蝶入窗来:吸引饥饿的蝴蝶来到窗前,象征对生命的一种渴求。
修辞手法:
- 比喻:桂香、菊花等自然物象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诗人对秋天的思考。
- 拟人:蝴蝶的饥饿感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秋季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情感基调清淡而深邃。
意象分析:
- 桂香:象征着秋天的成熟与丰收。
- 菊花:象征着坚韧与美丽,代表着重阳节的文化底蕴。
- 铜瓶: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缺失。
- 蝴蝶:象征着对生命的渴望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桂香”指的是什么节日的气氛?
A. 中秋
B. 重阳
C. 春节 -
“几日铜瓶无可浸”中的铜瓶象征什么?
A. 生活的丰富
B. 生活的匮乏
C. 美好的记忆 -
“饥蝶”寓意是什么?
A. 对美好生活的渴求
B. 对秋天的喜爱
C. 对孤独的接受
答案:
- A. 中秋
- B. 生活的匮乏
- A. 对美好生活的渴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
- 《秋夕》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许棐的《秋斋即事》与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在描绘秋季的景象,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更为沉静,后者则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