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子固春山上寺图》

时间: 2025-01-11 14:59:29

望得招提见,程犹半日间。

马嘶曾到处,仆指未行山。

风递松声远,云连草色闲。

何如添个我,坐石听潺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得招提见,程犹半日间。
马嘶曾到处,仆指未行山。
风递松声远,云连草色闲。
何如添个我,坐石听潺湲。

白话文翻译:

我远远望见招提寺,路程还差半天。
马儿在曾经到过的地方嘶鸣,而我却还没走到山间。
风中松树的声音飘得很远,云彩与草色显得悠闲。
不如让我在这里添上一位,坐在石头上听潺潺流水。

注释:

  • 招提:指寺院的名字,特指佛教寺庙。
  • 程犹半日间:路程还需要半天的时间。
  • 马嘶曾到处:马儿在曾经到过的地方嘶鸣,表示已经走过的路。
  • 仆指未行山:仆人指着山,但我还没有走到那里。
  • 风递松声远:风将松树的声音送得很远。
  • 云连草色闲:云彩与草色相连,显得悠闲自得。
  • 添个我:希望在此地再添上一位自己。
  • 坐石听潺湲:坐在石头上听水潺潺流动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棐(生卒年不详),字子固,号澄心,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描绘山水田园的景色,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题赵子固春山上寺图》是许棐对赵子固所绘春山寺图的题词,表达了诗人对山水景色的热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春山寺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喜爱以及对悠闲生活的向往。首句“望得招提见,程犹半日间”开篇即描绘出诗人远望寺院的情景,给人一种遥远而美好的期待感。接着“马嘶曾到处,仆指未行山”通过马嘶声和仆人指向山的动作,营造出一种行旅中的悠闲与惬意,似乎在诉说着旅途的辛劳与自然的宁静。

“风递松声远,云连草色闲”描绘出自然景色的和谐与宁静,松树的声音通过风传递,云彩与草地显得悠闲自在,给人一种身心放松的感觉。最后一句“何如添个我,坐石听潺湲”更是将诗人的愿望抒发出来,他渴望能够坐在石头上,聆听水流的声音,享受这份静谧与安宁。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望得招提见:诗人远望招提寺,表明即将抵达的兴奋。
  2. 程犹半日间:路途尚需半天,暗示旅途的漫长。
  3. 马嘶曾到处:马嘶声提醒诗人曾经走过的地方,回忆与现实交织。
  4. 仆指未行山:仆人指向山,暗示诗人尚未抵达的渴望。
  5. 风递松声远:松树的声音随风而飘,传递出山林的宁静。
  6. 云连草色闲:云彩与草色相连,描绘出一幅宁静的自然画卷。
  7. 何如添个我:诗人渴望有自己在此,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8. 坐石听潺湲:坐在石头上,听水流声,体现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递松声远”,将风与声音的结合,形象生动。
  • 拟人:松声被赋予生命,似乎在与诗人对话。
  • 对仗:如“风递松声远,云连草色闲”,对称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旅途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招提:象征着佛教文化与宁静的心灵。
  • :象征着旅途与生活的奔波。
  • :象征高洁与坚韧,寓意长青与不屈。
  • :象征着自由与变幻,描绘出自然的悠闲。
  • 潺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美好,体现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望得招提见”中的“招提”指什么? A. 一种花
    B. 寺院
    C. 山名
    D. 河流

  2. 诗中提到的“马嘶”表示什么? A. 马在奔跑
    B. 马在休息
    C. 马在叫声
    D. 马在吃草

  3. 诗人希望在最后一句做什么? A. 继续上路
    B. 坐在石头上听水声
    C. 去拜佛
    D. 休息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行》 by 杜牧
  • 《春晓》 by 孟浩然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但表现出更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 王维的《鹿柴》: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与隐逸,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代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