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蔬十咏·萝卜》

时间: 2025-04-28 02:15:57

密壤深根蒂,风霜已饱经。

如何纯白质,近蒂染微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密壤深根蒂,风霜已饱经。
如何纯白质,近蒂染微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萝卜在深厚的土壤中扎根,经历了风霜的洗礼。为什么萝卜的质地如此纯白,而靠近根部的地方却泛着一丝青色呢?

注释:

  • 密壤:指土壤紧实,富含养分。
  • 深根蒂:形容萝卜的根部扎得深,生长稳固。
  • 风霜:自然界的风和霜,象征艰苦的生长环境。
  • 纯白质:指萝卜的肉质洁白,鲜嫩。
  • 近蒂:靠近根部的地方。
  • 染微青:泛出一丝青色,暗示生长过程中受到的影响。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写生长环境和萝卜的状态,反映了自然与生命的关系,表现了植物在艰苦环境中生长的坚韧。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子翚,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闻名。他的诗作多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 创作背景: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社会环境中,诗人可能受到田园生活的启发,选择以萝卜为题材,反映出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萝卜的生长环境与状态,展现了自然的美和生命的坚韧。诗的开头“密壤深根蒂”,通过对根部扎实的描写,表达了萝卜在土壤中生长的健康,暗含了坚韧的生命力。接下来的“风霜已饱经”则通过风霜的意象,强调了萝卜经历了自然的考验,体现出一种对生命历程的肯定。

诗的后半部分“如何纯白质,近蒂染微青”则引发读者的思考:为什么在经历了艰难的环境下,萝卜的质地依然如此纯白?这一微妙的对比,既赞美了自然的造化,也让人思考生命的本质。通过对比,诗人展现了萝卜的生长状态,传递出一种生命的力量与美感,令人感受到自然之物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密壤深根蒂:描写土壤的密实,强调根部的扎实。
    • 风霜已饱经:说明萝卜经历了风霜的洗礼,表现其坚韧。
    • 如何纯白质:提出疑问,萝卜在艰苦环境中为何保持纯白。
    • 近蒂染微青:对比根部的青色,暗示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 修辞手法

    • 比喻:无明显比喻,但通过对比增强诗意。
    • 对仗:前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节奏感。
  • 主题思想:探讨自然环境对生命的影响,赞美生命的坚韧和纯洁。

意象分析:

  • 密壤:象征着丰饶和生命的滋养。
  • 风霜:象征自然的磨难,体现生命的不易。
  • 纯白质:象征着纯洁与美好。
  • 微青:暗示生命的成长变化,反映出生命的多样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密壤”指的是什么?
    A. 贫瘠的土壤
    B. 紧实且富含养分的土壤
    C. 水分过多的土壤
    D. 石头

  2. 诗中“风霜已饱经”意味着什么?
    A. 萝卜未经历风霜
    B. 萝卜经历了艰苦的自然环境
    C. 萝卜长得不好
    D. 萝卜不需要风霜

  3. 诗中“近蒂染微青”表达了什么?
    A. 萝卜全身都是青色
    B. 萝卜根部有青色,反映生长过程
    C. 萝卜没有颜色
    D. 萝卜变得腐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刘子翚《萝卜》与王维《山居秋暝》
    • 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刘子翚关注生长状态,王维则注重山水景色的描绘,皆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田园诗的美学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