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帆初上。准拟今朝过越上。及到今朝。却被西风挫一潮。丈亭一处。要得纵观赢得住。行止皆天。谁道人生客路难。
白话文翻译:
夜晚的帆船刚刚启航,打算今早就要经过越地。然而到了今早,却被西风阻挡了一阵潮水。在丈亭这个地方,想要纵观四方,就必须停留在这里。无论是行走还是停留,都是天意安排的。谁说人生的旅途就一定艰难呢?
注释:
- 夜帆:夜间的帆船,象征着出发与探索。
- 越上:指的是穿越到越地,这里可能象征着去往远方的理想或目标。
- 西风挫一潮:西风带来了潮水,阻碍了行程,暗示了人生路途中的阻碍与磨难。
- 丈亭: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点,作为停留和观望的地方。
- 行止皆天:行走与停留都是命运的安排,强调了命运的不可控性。
- 人生客路难:人生的旅途艰难,这是一种普遍的感受。
典故解析:
“丈亭”可能并非历史典故,而是诗人所指的具体地点,用以表达身处之地的感受,与人生的哲理相结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丁未年间,诗人或许是在某个夜晚出行,途中遭遇风浪,借此表达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生苦乐的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通过简洁的语言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旅行的深刻思考。开篇“夜帆初上”突显了出发的时刻,象征着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与期待。而“及到今朝,却被西风挫一潮”的转折,生动地描绘了旅途中不可预见的困难,反映了人生路途的波折与无常。
诗中“丈亭一处”不仅是一个停留的空间,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诗人借此反思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最后一句“谁道人生客路难”,则是对人生哲理的积极思考,强调了尽管旅途艰难,但也蕴含着不可预见的美好与可能。
整首诗流畅而富有韵味,诗人以自然的景象寄托个人的情感,表现出一种哲学的思考,既有对现实的感慨,又有对未来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帆初上”:夜晚的帆船刚刚启航,暗示了开始新的旅途。
- “准拟今朝过越上”:原计划今早到达越地,表现了对未来的期望。
- “却被西风挫一潮”:突如其来的西风和潮水,象征着人生中的挫折。
- “丈亭一处”:停留在丈亭,体现了对当下的接受。
- “要得纵观赢得住”:想要看得远,就必须停下来,反映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 “行止皆天”:强调命运的安排,人生的旅途充满了不可知的因素。
- “谁道人生客路难”:质疑人生旅途的艰难,表达积极的心态。
修辞手法:
- 对仗:使用了“行止皆天”,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比喻:将旅途比作人生,展现人生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
- 拟人:西风被赋予了阻挡的能力,增添了情感的色彩。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强调人生的波折与不易,但同时也传达出一种乐观的态度,认为即使在逆境中,仍然可以找到美好的风景和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帆:象征着未知与探索。
- 西风:代表着逆境与挑战。
- 丈亭:象征着停留与思考。
- 客路:暗指人生的旅程,寓意深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夜帆”象征什么? A. 安静的夜晚
B. 探索与出发
C. 风暴的来临 -
“谁道人生客路难”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人生的悲观
B. 对人生的乐观
C. 对人生的无奈 -
诗中提到的“丈亭”是象征什么? A. 远方
B. 停留与观察
C. 困境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另一首关于人生旅途的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描写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情感细腻。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行路难》进行对比,李白在诗中强调了人生的艰难与不屈,而陈著则在艰难中寻找乐观的态度,两者的情感基调虽有不同,却都深刻反映了人生的哲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经典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