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似雪窦西麓庵僧昂蒙纯
——陈著 〔宋代〕
诗话半窗日,禅机万竹风。
悠然相契处,付与不言中。
长揖出门去,水流云外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的禅院场景,诗人透过半开的窗户,看到阳光洒在窗前,感受到竹林间的微风,体会到禅宗的深意。在这种悠然自得的境界中,心灵与自然达成了默契。诗人最终长揖告别,走出门外,在水流与云朵之间感受到一种空灵的自由。
注释
字词注释:
- 似雪:比喻白色,洁净的样子。
- 窦:指山谷或山坳。
- 西麓:西山的山坡。
- 庵僧:指在庵堂中修行的僧人。
- 昂蒙:高洁而朦胧的意境。
- 禅机:禅宗的奥妙和机缘。
- 悠然:安闲自在的样子。
- 长揖:长时间地鞠躬,表示告别。
典故解析:
- 禅宗:一种中国的佛教宗派,强调直观领悟和内心的宁静。
- 水流云外:意指心情的悠然自得,脱离世俗的烦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诗歌与散文,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陈著在西麓庵修行期间,表现了他对禅宗思想的体悟,以及在自然中获得的宁静与智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禅宗修行者的内心世界。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半窗阳光下,借助自然的风与竹声,领悟到禅的深意。这种静谧的环境使得诗人心灵得到升华,达到一种无法言传的境界。后两句则进一步突出这种内心的平静,诗人长揖告别,水流与云雾的意象则象征着内心的无拘无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反映了人们在喧嚣的社会中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诗话半窗日:阳光透过半开的窗户,照亮了诗人的思绪。
- 禅机万竹风:竹林的微风中蕴含着深邃的禅机,使人感受到自然的智慧。
- 悠然相契处:在这种宁静中,心灵与自然达成了默契。
- 付与不言中:这种境界难以用语言表达,只能在心中感受。
- 长揖出门去:诗人向外界告别,准备踏上新的旅途。
- 水流云外空:象征内心的自由与清净,心灵的解脱。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水流云外”表达心灵的悠然自得。
- 对仗:如“诗话”与“禅机”,形成和谐的节奏。
- 拟人:将自然的风与竹声赋予情感,增强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境界,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阳光:象征智慧与启迪。
- 竹林:代表坚韧与清净。
- 水流:象征顺应自然、心灵的流动。
- 云:代表自由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悠然相契处”指的是什么?
- A. 自然景色
- B. 心灵的宁静
- C. 禅宗的教义
- D. 诗人的生活
-
诗中提到的“水流云外”意指:
- A. 诗人的归宿
- B. 心灵的自由
- C. 自然的美丽
- D. 禅宗的奥义
-
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 A. 自然的描写
- B. 追求内心的宁静
- C. 生活的烦恼
- D. 社会的喧嚣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内心情感,但李白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陈著的诗则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禅宗的领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汇集宋代诗人的经典作品。
- 《禅宗与中国诗歌》:探讨禅宗思想对诗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