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

时间: 2024-09-19 20:55:19

湖光湛碧。

亭亭照水芙蕖拆。

绿罗盖底争红白。

恍若凌波,仙子步罗袜。

如今霜落枯荷折。

清香无处重寻觅。

浮生似此初无别。

及取康强,一笑对风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落魄
作者: 张抡 〔宋代〕

湖光湛碧。亭亭照水芙蕖拆。
绿罗盖底争红白。恍若凌波,仙子步罗袜。
如今霜落枯荷折。清香无处重寻觅。
浮生似此初无别。及取康强,一笑对风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湖面景象,湖水清澈,映照着亭亭玉立的荷花,白色和红色的花朵争奇斗艳,仿佛仙子在水面上轻盈地行走。如今已是秋霜降临,枯萎的荷花被风折断,清香再也无处寻觅。人生如同这般,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选择,只要保持乐观,面对风月微笑即可。

注释

  1. 湖光湛碧:湖水清澈明亮。
  2. 亭亭照水芙蕖拆:亭亭玉立的荷花在水中倒映。
  3. 绿罗盖底争红白:绿叶和红白的荷花相互争艳。
  4. 恍若凌波,仙子步罗袜:仿佛是仙女在水面上轻盈地行走。
  5. 霜落枯荷折:秋霜已降,枯萎的荷花被风折断。
  6. 清香无处重寻觅:清香再也无法寻找。
  7. 浮生似此初无别:人生如同这般,没有特别的选择。
  8. 及取康强,一笑对风月:保持乐观,面对生活的风月微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抡,宋代诗人,字宗弼,号澄江,生平鲜有详细记载,主要以词作著称,风格清新脱俗,常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醉落魄》创作于秋季,诗人对湖面美景的感叹与对生活无常的思考相结合,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学的思索。

诗歌鉴赏

《醉落魄》以湖光山色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秋日水乡的美丽画面。在诗的开头,诗人通过“湖光湛碧”和“亭亭照水芙蕖拆”展现了湖水的清澈与盛开的荷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自然氛围。接着,诗人用“绿罗盖底争红白”描绘荷叶和荷花的对比,突显出色彩的丰富和生机。

然而,随着“如今霜落枯荷折”的出现,诗人用秋霜的降临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清香的消逝让人感到惋惜。最后,诗人以“浮生似此初无别”总结人生的态度,强调应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变化,最后以“及取康强,一笑对风月”来表达心境的豁达。

整首诗在感伤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与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湖光湛碧:描绘湖水的清澈,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2. 亭亭照水芙蕖拆:荷花在水中倒映,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的美丽。
  3. 绿罗盖底争红白:荷叶和荷花的对比,象征着生命的丰富多彩。
  4. 恍若凌波,仙子步罗袜:通过比喻表现出一种轻盈和超凡脱俗的意境。
  5. 如今霜落枯荷折:秋霜降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6. 清香无处重寻觅:已逝去的美好事物让人感到惋惜和失落。
  7. 浮生似此初无别:人生的选择似乎并无太大差别,强调了人生的无常。
  8. 及取康强,一笑对风月:倡导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生活的风景微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恍若凌波,仙子步罗袜”,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优雅。
  • 对仗:诗句中的“绿罗盖底争红白”形成了对称之美。
  • 拟人:通过“清香无处重寻觅”赋予了荷花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湖面美景与秋霜凋零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哲思,倡导在面对生活的变化时保持乐观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光:象征宁静与美好。
  • 荷花:代表纯洁和生命的活力。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湖光湛碧”指的是什么? A. 湖水清澈
    B. 湖面波动
    C. 湖边草木

  2. “如今霜落枯荷折”中“霜”象征什么? A. 冬天的到来
    B. 时间的流逝
    C. 生命的开始

  3. 诗人对待生活态度是? A. 忧伤
    B. 乐观
    C. 消极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张抡《醉落魄》李清照《如梦令》:二者都描绘自然,但张抡更强调生命的无常,而李清照则在词中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