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边》

时间: 2025-02-04 15:46:04

乔林近水叶阴阴,萦石溪流自浅深。

隔水群山森夏木,白云楼起媚遥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涧边 张嵲 〔宋代〕

乔林近水叶阴阴,萦石溪流自浅深。 隔水群山森夏木,白云楼起媚遥岑。

白话文翻译:

高大的树木靠近水边,树叶茂密,形成浓荫。溪流环绕着石头,水深水浅自然变化。 隔着水,群山上的夏木郁郁葱葱,白云在楼阁上升起,映衬着远处的山峰,显得格外妩媚。

注释:

  • 乔林:高大的树木。
  • 阴阴:形容树叶茂密,形成浓荫。
  • 萦石:溪流环绕着石头。
  • 森:形容树木茂密。
  • 媚:妩媚,形容景色美丽动人。
  • 遥岑:远处的山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南宋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张嵲游历山水之间,被自然景色所吸引,因而以诗表达其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首句“乔林近水叶阴阴”,通过“乔林”和“阴阴”两个词,形象地描绘了高大树木的茂密和形成的浓荫,给人以清凉之感。次句“萦石溪流自浅深”,用“萦石”和“自浅深”描绘了溪流的动态和变化,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后两句“隔水群山森夏木,白云楼起媚遥岑”,通过“森夏木”和“媚遥岑”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展现了群山的郁郁葱葱和白云的妩媚,使整幅画面更加立体和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乔林”和“阴阴”描绘了树木的高大和茂密,形成了浓荫,给人以清凉之感。
  • 次句用“萦石”和“自浅深”描绘了溪流的动态和变化,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 第三句通过“森夏木”描绘了群山的郁郁葱葱,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 末句用“媚遥岑”描绘了白云的妩媚和远山的美丽,使整幅画面更加立体和生动。

修辞手法:

  • 拟人:如“白云楼起媚遥岑”中的“媚”字,赋予白云以人的情感,使其显得妩媚动人。
  • 对仗:如“乔林近水叶阴阴”与“隔水群山森夏木”中的“乔林”与“群山”,“阴阴”与“森夏木”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意象分析:

  • 乔林:高大茂密的树木,象征着自然的生命力和力量。
  • 溪流:环绕着石头,象征着自然的动态和变化。
  • 群山:郁郁葱葱的夏木,象征着自然的丰富和多样性。
  • 白云:妩媚的远山,象征着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乔林”指的是什么? A. 高大的树木 B. 小树 C. 竹林 D. 花园

  2. “萦石溪流自浅深”中的“萦石”是什么意思? A. 溪流环绕着石头 B. 石头环绕着溪流 C. 溪流很浅 D. 溪流很深

  3. “白云楼起媚遥岑”中的“媚”字是什么意思? A. 美丽 B. 妩媚 C. 娇媚 D. 媚俗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 杜甫的《望岳》:通过描绘山岳的壮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诗词对比:

  • 张嵲的《涧边》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水景色,但张嵲的诗更加注重细节的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加注重意境的营造。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嵲的诗作,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张嵲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有助于理解其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