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

时间: 2025-01-10 23:08:35

雨馀还返照,墙面亦高林。

独坐残书卷,支颐谷鸟吟。

百年今半过,三径岂遐心。

日莫重萧瑟,悲歌不自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馀还返照,墙面亦高林。独坐残书卷,支颐谷鸟吟。百年今半过,三径岂遐心。日莫重萧瑟,悲歌不自任。

白话文翻译:

雨后阳光再次照耀,墙面上仿佛也成了高耸的树林。独自坐着翻阅残破的书卷,支撑着下巴听山谷中的鸟儿鸣唱。人生百年已过半,三条小径岂能满足远大的心志。太阳落山,四周再次变得萧瑟,悲伤的歌声不由自主地响起。

注释:

  • 雨馀:雨后。
  • 返照:阳光再次照耀。
  • 墙面亦高林:墙面在阳光下显得高大,如同树林。
  • 残书卷:破旧的书卷。
  • 支颐:支撑着下巴。
  • 谷鸟吟:山谷中的鸟儿鸣唱。
  • 百年今半过:人生百年已过半。
  • 三径:三条小径,比喻平凡的生活。
  • 岂遐心:岂能满足远大的心志。
  • 日莫:太阳落山。
  • 重萧瑟:再次变得萧瑟。
  • 悲歌不自任:悲伤的歌声不由自主地响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与刘过、姜夔等人交往,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平凡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远大理想的追求。诗中通过雨后阳光、墙面高林、独坐残书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萧瑟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雨后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墙面高林、独坐残书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平凡生活的厌倦。诗中“百年今半过”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已过半的无奈和感慨,而“三径岂遐心”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不满和对远大理想的追求。最后两句“日莫重萧瑟,悲歌不自任”,则通过日落萧瑟的景象和悲伤的歌声,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萧瑟,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馀还返照,墙面亦高林。

    • 雨后阳光再次照耀,墙面在阳光下显得高大,如同树林。
    • 用“返照”形容阳光再次照耀,增强了雨后的明亮感。
    • “墙面亦高林”通过比喻,将墙面比作高耸的树林,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2. 独坐残书卷,支颐谷鸟吟。

    • 独自坐着翻阅残破的书卷,支撑着下巴听山谷中的鸟儿鸣唱。
    • “独坐”和“支颐”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沉思。
    • “谷鸟吟”通过听觉意象,增强了诗中的孤寂感。
  3. 百年今半过,三径岂遐心。

    • 人生百年已过半,三条小径岂能满足远大的心志。
    • “百年今半过”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三径岂遐心”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不满和对远大理想的追求。
  4. 日莫重萧瑟,悲歌不自任。

    • 太阳落山,四周再次变得萧瑟,悲伤的歌声不由自主地响起。
    • “日莫重萧瑟”通过日落的景象,增强了诗中的萧瑟感。
    • “悲歌不自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墙面亦高林”将墙面比作高耸的树林,增强了孤寂的氛围。
  • 拟人:“支颐谷鸟吟”通过拟人手法,将谷鸟的鸣唱赋予了人的情感。
  • 对仗:“百年今半过,三径岂遐心”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平凡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远大理想的追求。通过雨后阳光、墙面高林、独坐残书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萧瑟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

意象分析:

  • 雨馀:雨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 返照:阳光再次照耀,象征着希望和光明。
  • 墙面亦高林:墙面在阳光下显得高大,如同树林,象征着孤独和沉思。
  • 独坐残书卷:独自坐着翻阅残破的书卷,象征着孤独和知识的追求。
  • 支颐谷鸟吟:支撑着下巴听山谷中的鸟儿鸣唱,象征着自然的和谐和内心的宁静。
  • 百年今半过:人生百年已过半,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 三径:三条小径,象征着平凡的生活和有限的追求。
  • 日莫重萧瑟:太阳落山,四周再次变得萧瑟,象征着孤独和无奈。
  • 悲歌不自任:悲伤的歌声不由自主地响起,象征着内心的悲凉和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墙面亦高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仗
    • D. 排比
  2. 诗中“百年今半过”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无奈
    • C. 愤怒
    • D. 平静
  3. 诗中“三径岂遐心”中的“三径”象征着什么?

    • A. 远大的理想
    • B. 平凡的生活
    • C. 孤独的追求
    • D. 自然的和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刘过的“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夜泊水村》)
  • 姜夔的“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扬州慢》)

诗词对比:

  • 赵蕃的这首诗与刘过的“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夜泊水村》)都以雨后的景象为背景,但刘过的诗更多地表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生机,而赵蕃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
  • 《赵蕃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