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翰林李舍人》
时间: 2025-01-11 19:53: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翰林李舍人
作者: 朱庆馀 〔唐代〕
记得早年曾拜识,
便怜孤进赏文章。
免令汩没惭时辈,
与作声名彻举场。
一自凤池承密旨,
今因世路接馀光。
云泥虽隔思长在,
纵使无成也不忘。
白话文翻译:
我记得早年曾拜见您,因而怜惜您孤独的身影与高雅的文章。
我希望您不必因为时世的沉浮而感到羞愧,与那些有声望的人并肩共处。
自从您在凤池中获得了秘密的旨意,如今因为世事的变迁而与我有了一丝联系。
虽然我们身处云泥之隔,但我对您的思念始终如一,
即便我没有成就,也不会忘记您。
注释:
- 翰林:指翰林院的官员,通常是文人,地位较高。
- 舍人:古代对官员的尊称,这里指李舍人。
- 汩没:沉没、淹没,这里指因世事而感到自愧。
- 凤池:指皇宫中的一个池塘,象征权威和荣耀。
- 云泥:比喻高低、尊卑的差异,云代表高贵,泥代表低贱。
典故解析:
- 凤池承密旨:凤池是古代帝王的象征,承接密旨意味着得到了皇帝的宠信与重视。这表明李舍人曾经享有的地位与荣耀。
- 云泥之隔:这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比喻,形容地位、境遇的差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朱庆馀,唐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朱庆馀与李舍人相识之际,表现出对李舍人的敬仰与思念,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与对世事变化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上翰林李舍人》是一首充满敬意与怀念的诗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朱庆馀通过对李舍人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对理想人生态度的追求。诗中提到的“凤池承密旨”不仅是对李舍人地位的赞美,也是对他才能的认可,而“云泥虽隔思长在”则表现了作者对友谊的执着与不变。全诗在情感上真挚且细腻,既有对友人处境的同情,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思考。通过古今对比,朱庆馀不仅表达了对李舍人的敬仰,更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这种情感在唐诗中是极为常见的,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修养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记得早年曾拜识:回忆起年轻时的相遇,表现出对往事的怀念。
- 便怜孤进赏文章:对李舍人孤独的处境产生怜惜之情。
- 免令汩没惭时辈:希望他不必因世事而感到羞愧。
- 与作声名彻举场:与有声望的人共同存在。
- 一自凤池承密旨:一旦获得了权力与荣耀。
- 今因世路接馀光:如今因为世事变化,与我有所联系。
- 云泥虽隔思长在:尽管地位不同,思念之情依旧。
- 纵使无成也不忘:即使没有成就,也不会忘记这份情谊。
修辞手法:
- 对比:如“云泥”,对比高低、尊卑。
- 隐喻:凤池象征荣耀与权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对人情与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凤池:象征高贵与荣耀。
- 云泥:象征高低地位的差距。
- 孤:表达孤独感,反映李舍人的处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凤池”象征什么?
- A. 低贱
- B. 尊贵
- C. 友情
- D. 诗歌
-
诗人希望李舍人不必感到羞愧的原因是什么?
- A. 因为他才华横溢
- B. 因为他处于孤独
- C. 因为他在政治上受到挫折
- D. 因为他与时辈相比较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现了对理想与志向的追求。
- 李白的《送友人》:描写友谊与离别的情感。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 vs 《上翰林李舍人》: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人和事的思考,但前者更多集中于壮丽的景色与理想,后者则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友谊的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