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丁酉春陪制垣齐安郡圃曲水之集)》
时间: 2025-01-11 06:04: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丁酉春陪制垣齐安郡圃曲水之集)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形胜风流,乐事良辰,一时四并。
正榆更新火,觞浮曲水,那堪上巳,又是清明。
赤壁功名,东坡文字,俯仰人间无古今。
诗书帅,对烽烟静昼,俎豆添春。
水边天气催人。便须认杨花雪样生。
慨英风满席,思旌绵上,清谈束阁,肯记兰亭。
安得长绳,高悬碧落,系住画檐红日阴。
柔桑外,听鸣鸠唤雨,全胜流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与文人雅集的欢乐时光。诗中提到春光明媚,良辰美景,四方宾客齐聚一堂。正是榆树新绿、酒杯漂浮于曲水之上,适逢上巳节,又是清明时节。回望历史,赤壁之战的功名与苏东坡的文学成就,让人感慨人间无古今之分。诗书的优雅,伴随烽烟中的宁静,春天的美好更添几分雅致。水边的天气使人心情愉悦,仿佛能认出杨花飘落如雪。感慨英风满席,思绪如绵,清谈雅聚,能否再记得兰亭雅集。若能长绳高悬于碧空,便能系住日落的阴影。柔桑树外,听见鸠鸟的鸣叫,胜过流莺的歌唱。
注释
- 形胜:指风景秀丽的地方。
- 乐事良辰:形容欢愉的事情和美好的时光。
- 四并:四方宾客齐聚。
- 上巳:古代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初三。
- 赤壁:指赤壁之战,历史事件。
- 东坡:指苏轼,著名文人。
- 清谈:指高雅的谈话。
- 兰亭:指兰亭集会,王羲之的兰亭序有名。
- 鸣鸠:指鸠鸟,象征春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文韬,号子华,宋代诗人,以词和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他的词清新婉约,富有哲理,常常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丁酉年春天,作者与友人在齐安郡的雅集,正值春光明媚,适逢传统节日,激发了李曾伯的创作灵感。
诗歌鉴赏
这首《沁园春》是李曾伯在春天的聚会中所作,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人文历史的思考。开篇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的珍惜。通过对赤壁的引用,诗人不仅回顾历史,还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敬仰。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将清明、上巳等节日融入其中,传达出浓厚的节日气氛和文人雅士的情怀。
诗中反复提到的“春”字,渗透着生机与希望,最后的意象“鸣鸠唤雨”将春天的情景推向高潮,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象。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让整首词在抒情中蕴含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形胜风流,乐事良辰,一时四并: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与欢乐的聚会,宾客齐聚一堂。
- 正榆更新火,觞浮曲水,那堪上巳,又是清明:春天的榆树新绿,酒杯漂浮在曲水之上,恰逢节日。
- 赤壁功名,东坡文字,俯仰人间无古今:通过历史事件与文学成就,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诗书帅,对烽烟静昼,俎豆添春:诗书的优雅与宁静的氛围,增添了春天的美好。
- 水边天气催人。便须认杨花雪样生:水边的春天使人心情愉悦,仿佛看到杨花如雪。
- 慨英风满席,思旌绵上,清谈束阁,肯记兰亭:感慨英风满席,思绪如绵,清谈中回忆兰亭。
- 安得长绳,高悬碧落,系住画檐红日阴:希望能将美好的日落时光长久留住。
- 柔桑外,听鸣鸠唤雨,全胜流莺:在桑树外,听鸠鸟的鸣叫,胜过流莺的歌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杨花比作雪,增强了春天的意象。
- 对仗:如“诗书帅,对烽烟静昼”,表现了语言的工整。
- 排比:通过一系列的描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历史的思考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文人雅集的情趣与哲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赤壁:历史的象征,代表英雄豪杰。
- 兰亭:文化的象征,代表文人雅集。
- 鸣鸠:自然的象征,代表春天的声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作者是?
- A. 王维
- B. 李曾伯
- C. 苏轼
-
诗中提到的“赤壁”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 A. 赤壁之战
- B. 长平之战
- C. 垓下之战
-
诗中提到的“兰亭”是指哪个著名的作品?
- A. 兰亭集序
- B. 红楼梦
- C. 水浒传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游园不值》 by 叶绍翁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 《游园不值》:展现了春天的意境与文人雅士的情怀,但更加侧重于个人的失落与感伤。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是对《沁园春》的全面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