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识惠菩提叶灯戏为颂日》

时间: 2025-01-11 02:56:57

我有菩提灯,常照虚室内。

不用菩提叶,烦他巧装缀。

是灯无昼夜,光明遍沙界。

痴风只不灭,业雨漂不坏。

君如亦须此,市上实无卖。

归向佛堂中,恐有一点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有菩提灯,常照虚室内。
不用菩提叶,烦他巧装缀。
是灯无昼夜,光明遍沙界。
痴风只不灭,业雨漂不坏。
君如亦须此,市上实无卖。
归向佛堂中,恐有一点在。

白话文翻译:

我有一盏菩提灯,它常常照亮我的空室。
不需要菩提叶来烦扰地装饰和点缀。
这盏灯没有昼夜之分,光明遍及沙界。
狂风也无法将它熄灭,雨水也无法将它毁坏。
如果你也需要这样一盏灯,市场上是没有卖的。
你只能回到佛堂中,恐怕只能找到一点光明。

注释:

字词注释:

  • 菩提灯:以菩提树叶或菩提果制成的灯,象征智慧与启迪。
  • 虚室:空旷的房间,象征内心的宁静和空灵。
  • 业雨:业力的雨,指因果法则带来的影响与困扰。
  • :指对方或朋友。

典故解析:

  • 菩提:源于佛教,意为觉悟、智慧,即“菩提树”下释迦牟尼成道的地方,象征着启迪与觉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字子常,号雪窗,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以佛教、哲理为主,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郑刚中修行期间所作,表现了他对内心宁静和智慧的追求。借用“菩提灯”象征智慧的启迪,暗示内心的光明与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面上是写一盏名为“菩提灯”的灯具,但实际上深层次上反映了诗人对内心光明与智慧的追求。诗中提到的“菩提灯”并不是普通的灯,而是一种象征,代表着智慧和觉悟。诗的开头通过描绘灯光照亮虚室,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暗示着内心的澄明与安静。

接下来的“烦他巧装缀”,则表达了对外在繁华装饰的拒绝,强调内心的光明与智慧无需依附于外在的事物。诗人进一步指出,这盏灯没有昼夜之分,其光明遍及一切,象征着智慧的广泛和永恒。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痴风”和“业雨”作为障碍,表现出即使外界的干扰和困扰也无法动摇内心的安宁与智慧。最后两句提到市场上无此灯,只有在佛堂中才能找到一丝光明,进一步强调了心灵与智慧的追求并非物质所能替代。

整首诗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追求内心宁静与智慧的哲理,具有很高的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有菩提灯,常照虚室内。
    表达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光明,菩提灯象征智慧。

  2. 不用菩提叶,烦他巧装缀。
    反对外在的装饰,强调内心的真实与简单。

  3. 是灯无昼夜,光明遍沙界。
    明亮的灯光象征着智慧的普遍性与永恒性。

  4. 痴风只不灭,业雨漂不坏。
    外在的干扰无法影响内心的光明与智慧。

  5. 君如亦须此,市上实无卖。
    向朋友传达自己对内心光明的珍视,强调这种智慧无法用金钱购买。

  6. 归向佛堂中,恐有一点在。
    提示朋友去佛堂寻找内心的智慧和光明。

修辞手法:

  • 比喻:菩提灯比喻智慧与内心的光明。
  • 对仗:如“无昼夜”和“遍沙界”,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内心智慧与安静的追求,强调了物质无法替代内心的宁静与光明,反映了佛教的哲理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菩提灯:象征智慧、觉悟。
  • 虚室:象征内心的宁静、空灵。
  • 痴风、业雨:象征外界的干扰与困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菩提灯”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智慧
    D. 美丽

  2. 诗中提到的“虚室”指的是什么?
    A. 物质的房间
    B. 内心的宁静
    C. 现实生活
    D. 热闹的市场

  3. 诗人认为内心的光明与智慧来自哪里?
    A. 市场
    B. 佛堂
    C. 朋友
    D. 学校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思绪。
  • 《题西林壁》苏轼:探讨心境的开阔与自由。

诗词对比:

  • 郑刚中的《相识惠菩提叶灯戏为颂日》与王阳明的《传习录》中关于内心的修行与智慧的探讨,均体现了对内心世界的重视,虽然风格各异,但主题相近,皆强调内心的觉悟与智慧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佛教文化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