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江南 其二 和皇甫松》

时间: 2025-01-11 11:35:47

秋千架,风软飐双旌。

树树垂杨飘坠絮,月明歌舞动春城。

花底夜闻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梦江南 其二 和皇甫松
秋千架,风软飐双旌。
树树垂杨飘坠絮,月明歌舞动春城。
花底夜闻笙。

白话文翻译:

梦江南 其二 和皇甫松
秋千架上,微风轻拂着两面旗帜。
垂柳依依,随风飘荡着如絮的柳絮,
明月之下,歌舞声荡漾在春天的城市。
花丛下,夜晚传来悠扬的笙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秋千架:用于玩秋千的架子,这里象征着轻松愉快的生活情景。
  • 风软:形容微风轻柔,不刺耳。
  • :飘扬、摇动的意思,这里形容旗帜在风中轻轻摆动。
  • 垂杨:指垂柳,象征柔美的自然景象。
  • 飘坠絮:形容柳絮随风飘落的情形,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 月明:明亮的月光,常用来烘托诗歌的意境。
  • 歌舞动春城:歌舞在春天的城市中翩翩起舞,描绘了春天的热闹场景。
  • :一种传统乐器,发出的声音悠扬动听。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春季的景象和活动,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随(1888-1948),字逸之,江苏无锡人,近现代著名的诗人和学者。他在诗歌创作上受传统诗词影响,擅长借景抒情,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晚清民初之际,国家动荡、社会变迁之时,诗人通过描绘优美的春天景象,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梦江南 其二》是一首描绘春天美好景象的诗。诗中通过描绘秋千、柳树、明月和笙声,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诗的开头“秋千架,风软飐双旌”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闲适的场景,微风轻拂,给人一种舒适的享受。随着诗句的展开,柳树悄然飘落的柳絮,配合月光下的歌舞,不仅呈现了自然的美,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欢愉。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间春色的热爱。尤其在“花底夜闻笙”一句中,通过夜晚的笙声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而又富有生机的夜晚氛围,展现了春夜的美丽与宁静。诗人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使整首诗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听觉上的享受,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江南春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千架,风软飐双旌”:描绘了一个温柔的春日,秋千架上微风轻拂,旗帜随风飘动,生动展现了春天的轻松气息。
  2. “树树垂杨飘坠絮”:用“树树”强调了柳树的数量,描绘了柳絮随风飘落,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感。
  3. “月明歌舞动春城”:在明亮的月光下,歌舞声在春城中回荡,展现出春天的热闹与欢乐。
  4. “花底夜闻笙”:夜晚在花丛下能听到悠扬的笙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秋千架,风软飐双旌”采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描绘秋千、柳树、月光等意象,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其更具人性化,增加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们欢愉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千:象征着儿童的天真与快乐,也暗示了生活的轻松与闲适。
  • 柳树:代表着柔美的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温婉和宁静的情感。
  • 明月:象征着清明与宁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代表音乐和文化,增添了诗的艺术气息,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A) 琵琶
    B) 笙
    C) 古筝

  2.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3. 诗中“风软飐双旌”中的“飐”是什么意思?
    A) 迅速
    B) 飘扬
    C) 摆动

答案:

  1. B) 笙
  2. C) 春季
  3. B) 飘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江南春》——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晓》与《梦江南》: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春晓》更注重晨景的宁静,而《梦江南》则强调了春天的热闹与欢愉,体现了不同的风格与情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近现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