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红衣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1 16:44:21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惜红衣二首 其二
作者: 端木埰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座拥牟尼,舟乘太乙,妙香清福。
为问前因,由来是仙佛。
离尘上品,怜浊世无端沦辱。
幽独。红盖素馨,称灵均奇服。
银塘泻影,璚露流甘,伊人正如玉。
孤芳自远,极浦晚烟绿。
为问此生知己,但有畹兰修竹。
共一汀凉月,祛尽俗尘千斛。
白话文翻译:
坐在佛陀身边,乘着仙舟,享受着清香与福泽。
我想问你,这一切的因缘,原来都是仙佛的安排。
远离尘世的高洁品行,怜悯这混浊的世界无端的堕落与污辱。
幽静而孤独。红色的伞盖下,素馨花盛开,犹如灵均的奇特服饰。
银色的湖面映射着影子,瑶露流淌甘甜,伊人宛如美玉。
孤芳自赏,远离尘嚣,看到的是晚烟缭绕的绿洲。
我想问此生的知己,唯有那畹兰与修竹相伴。
共赏一汀清幽的月光,驱散千斛俗世的尘埃。
注释:
- 牟尼:指佛陀,是佛教的尊称。
- 太乙:道教的一个名词,指高层次的仙境。
- 灵均:可能指古代文人,其服饰独特而美丽。
- 畹兰:一种兰花,象征高洁的友谊。
- 修竹:竹子,象征坚贞与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端木埰,清代诗人,擅长写作古诗,继承和发扬了唐宋诗人的风格。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哲理,关注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风气逐渐向商业化与世俗化发展。诗人通过描绘与自然和谐的意象,表达对心灵净化的渴望和对知己的追求。
诗歌鉴赏:
《惜红衣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融合了佛教与道教的思想,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浊世的无奈。诗中通过对优美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世俗生活的距离。作者以“座拥牟尼,舟乘太乙”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超脱尘世的氛围,揭示出一种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
后文中提到的“红盖素馨”与“伊人正如玉”,则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真挚情感的向往。孤独的意象贯穿全诗,表现了诗人在纷繁复杂的世俗中难以找到知己的失落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高洁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对个体的压迫与挑战,诗人在此中寻求自我的解脱与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座拥牟尼,舟乘太乙”:与佛陀同坐,乘坐仙舟,象征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
- “妙香清福”:享受清香与福气,表达了心灵的满足。
- “离尘上品”:高洁的品性远离尘世的污垢。
- “怜浊世无端沦辱”:对混浊世道的哀叹。
- “幽独”:强调孤独的境地。
- “银塘泻影,璚露流甘”:描绘自然的美妙,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孤芳自远”:孤独的美自有其远方的魅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伊人正如玉”,形象地表达了人的美丽。
- 对仗:如“红盖素馨,称灵均奇服”,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自然景物,如“银塘”、“晚烟”,增强诗意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精神的高度与心灵的宁静,反映了对知己与真情的渴望,同时表达了对浊世的无奈与不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牟尼:代表智慧与超脱。
- 红盖素馨:象征美好与纯洁。
- 银塘:代表宁静的环境。
- 孤芳:象征独特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牟尼”指的是哪位人物?
- A. 道家仙人
- B. 佛陀
- C. 古代文人
- D. 历史名将
-
“红盖素馨”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纷繁复杂的生活
- B. 美好与纯洁
- C. 难以实现的梦想
- D. 个人的孤独
答案:
- B. 佛陀
- B. 美好与纯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端木埰的《惜红衣二首 其二》都表达了对孤独和思乡的情感,但李白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思念,而端木埰则是对心灵宁静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大典》
- 《唐宋诗词名篇解析》
以上是对《惜红衣二首 其二》的详细分析,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