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感旧》

时间: 2025-01-11 05:01:39

翠袖清风品玉笙。

罗裙凉月按瑶筝。

少年不饮若为情。

老眼那知谁尔尔,小楼无复旧卿卿。

石林高卧听松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 感旧
作者:张可久〔元代〕
翠袖清风品玉笙。
罗裙凉月按瑶筝。
少年不饮若为情。
老眼那知谁尔尔,小楼无复旧卿卿。
石林高卧听松声。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清风徐来,轻拂着翠袖,悠扬的玉笙声中品味着情意。
罗裙在凉月下轻轻弹奏着瑶筝。
然而,年轻时不饮酒又何尝是因为情感呢?
如今老眼昏花,已难分辨彼此,小楼中再无昔日的情人。
我只能在高卧的石林中,静听松涛阵阵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翠袖:指绿袖子,形容女子的衣袖。
  • 玉笙:一种乐器,通常用玉石制成,音色清脆。
  • 罗裙:轻薄的裙子,常用于描写女子的服饰。
  • 瑶筝:古代一种弦乐器。
  • 卿卿:亲密的爱人,常用来形容恋情。

典故解析:

  • “小楼无复旧卿卿”:表现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失落。
  • “石林高卧听松声”:石林作为隐居的象征,听松声则是对自然的向往与宁静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可久,元代词人,擅长填词,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人生、爱情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表现了对往昔美好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浣溪沙 感旧》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旧情的追忆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首联“翠袖清风品玉笙”描绘了一幅清新而美丽的画面,清风与玉笙声交织,仿佛在诉说着青春的轻盈与浪漫。接下来的“罗裙凉月按瑶筝”则更进一步地营造了夜色下的宁静氛围,女性的优雅与柔美与月光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美感。

转折句“少年不饮若为情”,让人感受到一种对青春的反思。在年轻时,饮酒似乎是因为情感的需要,而如今的年长者却不再那么轻易地理解年轻人的心情。最后两句“老眼那知谁尔尔,小楼无复旧卿卿”流露出诗人对旧爱的思念和时光流逝的无奈。小楼的寂静与孤独象征着失去,诗人只能在高卧的石林中静听松声,体现了一种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无尽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新,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又有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在岁月变迁中的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翠袖清风品玉笙”:描述了女子在清风中轻拂翠袖,悠扬的笙声给人以美的享受,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 “罗裙凉月按瑶筝”:描绘了凉月下女子弹奏瑶筝,进一步增强了诗的美感,暗示着一种宁静的夜晚与音乐的和谐。
  • “少年不饮若为情”:反思年轻时的情感,暗示着在年轻的岁月里,饮酒与感情是密不可分的。
  • “老眼那知谁尔尔,小楼无复旧卿卿”:表达出年老时的无奈与孤独,失去了昔日的爱人。
  • “石林高卧听松声”:通过高卧石林,诗人寻求一种内心的宁静,松声如歌,伴随着他的孤独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衣袖比作翠色,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如“罗裙凉月,按瑶筝”,展现了形式美感。
  • 拟人:松声如歌,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表现了对旧情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袖:象征青春与美丽。
  • 玉笙:代表音乐与情感的交融。
  • 罗裙:体现女性的柔美与优雅。
  • 瑶筝:传递出古典文化的韵味。
  • 小楼:象征着过去的记忆与失去的爱情。
  • 石林:代表隐逸与自然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翠袖”指什么?
    A. 男子服饰
    B. 女子衣袖
    C. 乐器

  2. “少年不饮若为情”表达了什么?
    A. 对饮酒的热爱
    B. 年轻时的情感
    C. 对饮酒的厌恶

  3. “老眼那知谁尔尔”中的“老眼”在表达什么?
    A. 年轻人的乐观
    B. 年老的无奈
    C. 眼神的明亮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 - 苏轼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

诗词对比:

  • 张可久的《浣溪沙 感旧》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但张可久更注重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李清照则突出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曲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元明清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