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 游雁荡》
时间: 2025-01-11 05:21: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凤栖梧 游雁荡
作者: 张可久 〔元代〕
两袖刚风凌倒景。
小磴松声,独上招提境。
碧水流云三百顷。
白龙飞过青天影。
折脚铛中留苦茗。
野菊生花,犹记丹砂井。
吹罢玉箫山月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风中独自游览雁荡山的情景。两袖飘动,微风吹拂,仿佛把眼前的美景都凌倒了。走过小小的台阶,听到松涛声,独自走上这清幽的境地。碧绿的水面和流动的云朵在眼前延展,仿佛有三百顷的广阔。白龙似的云彩在青天上飞过,留下影子。折了一根竹脚铛,留下一壶苦茶。野菊花开,依然记得那口丹砂井。乐器声响起,山中月色渐冷。
注释
- 凌倒景:指风将眼前的景色吹得摇摆不定。
- 招提境:招提是佛教寺庙,指幽静的境地。
- 白龙:形容云彩如飞龙般飘动。
- 折脚铛:竹制的器具,表示简单的生活。
- 苦茗:苦茶,象征清淡的生活。
- 丹砂井:井水清澈,有如丹砂般美丽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可久,元代著名词人和诗人,生活在南宋末年到元代初年,因其诗歌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受到后世赞赏。他的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淡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张可久游历雁荡山时,描绘了他在此地所见所感。雁荡山被誉为“江南第一山”,风景如画,诗人在此地感受到自然的静谧与清新,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凤栖梧 游雁荡》是张可久的一首佳作,整体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诗中开篇以“两袖刚风凌倒景”引入,表现了微风拂面的感受,瞬间把读者带入了一个自然的环境。接着通过“小磴松声,独上招提境”,展现了独自一人走进这个幽静之地的情景,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心境。
诗中“碧水流云三百顷”的描写,展现了宏大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而“白龙飞过青天影”则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把云彩比作飞龙,增强了诗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后半部分“折脚铛中留苦茗”,诗人通过简单的生活细节,表现出对清淡生活的追求,令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吹罢玉箫山月冷”则通过乐器的声音和山中冷冷的月色,结合音乐与自然,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两袖刚风凌倒景:微风拂面,景色因风而摇曳,表现了自然的动感。
- 小磴松声,独上招提境:走上小台阶,听到松涛声,展现诗人独自游览的情景。
- 碧水流云三百顷:水天一色,展现开阔的自然景观。
- 白龙飞过青天影:云彩在天空中飞翔,生动形象。
- 折脚铛中留苦茗:简单的生活,留下一壶苦茶,象征清淡。
- 野菊生花,犹记丹砂井:野菊花开,忆起美丽的井水。
- 吹罢玉箫山月冷:乐声过后,山中月色渐冷,烘托出孤独的气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龙飞过青天影”,形象生动。
- 对仗:前后句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风与景象互动,使自然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孤独的哲思,体现了元代文人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象征自由与变化。
- 水:代表生命与灵动。
- 松声:象征宁静与古老的智慧。
- 白龙:代表自然的力量。
- 野菊:象征自然的纯真与淳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白龙”指代什么?
- A. 一种动物
- B. 云彩
- C. 山川
-
诗人游览的地点是?
- A. 黄山
- B. 雁荡山
- C. 泰山
-
“苦茗”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清淡生活
- C. 欢乐
答案
- B. 云彩
- B. 雁荡山
- B. 清淡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张可久的《凤栖梧 游雁荡》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写山水之美与自然景观,二者都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宁静生活的心态,但张可久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更多地体现了禅意和哲理。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张可久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