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仙客·括山道中》

时间: 2025-04-28 02:02:09

云冉冉,草纤纤,谁家隐居山半崦。

水烟寒,溪路险。

半幅青帘,五里桃花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迎仙客·括山道中
作者:张可久

云冉冉,草纤纤,谁家隐居山半崦。
水烟寒,溪路险。半幅青帘,五里桃花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面:云朵轻轻飘浮,草木细腻如纤纤细腰,不知是哪家隐士隐居在山间。水雾弥漫,溪水蜿蜒曲折,行走在这条险峻的小路上,远处半卷青帘,桃花店距离这里五里。


注释

  • 云冉冉:形容云朵轻柔飘动的样子。
  • 草纤纤:形容草木细长,生机勃勃。
  • 隐居:指隐士居住,过着隐秘的生活。
  • 山半崦:山中一处隐秘之地。
  • 水烟寒:水面升起的寒雾,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 溪路险:指山间小溪的道路险峻。
  • 青帘:指青色的帘子,可能是隐士家中的装饰。
  • 桃花店:指种满桃花的店铺,暗示了春天的美丽。

典故解析

“隐居”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常与道家思想相联系,强调与世隔绝、追求自然、清静的生活方式。桃花店的出现则可能暗示着桃花源的意象,象征着理想的隐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可久是元代著名的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造诣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隐士生活,常常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在元代,社会动荡,士人多有隐居之愿,张可久的这首诗正是反映了这种心态。诗中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迎仙客·括山道中》是一首描绘山水美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士生活的宁静和自然的和谐美。诗的开头用“云冉冉,草纤纤”两句,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轻盈的自然画面,仿佛让人置身于山林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接着,诗中提到“水烟寒,溪路险”,转而描绘了山路的险峻与水面升起的寒雾,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也体现了自然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最后一句“半幅青帘,五里桃花店”则将诗的意境推向高潮,既有隐士的生活情趣,也有春天的生机,给人以无限遐想。

全诗虽短,却蕴含着丰厚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充分展现了元代文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冉冉,草纤纤:描绘出轻盈的云朵和细长的草,传达出自然的柔美。
  2. 谁家隐居山半崦:引发对隐士生活的想象,增添了神秘感。
  3. 水烟寒,溪路险:对环境的描写,体现出自然的变化与挑战。
  4. 半幅青帘,五里桃花店: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和美好,营造了诗意的空间。

修辞手法

  • 比喻:云和草的比喻,形象化了自然景象。
  • 对仗:如“云冉冉,草纤纤”,展现了诗的和谐美。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体现出诗人渴望逃离喧嚣、向往宁静的心情。


意象分析

  • :象征自由与轻盈,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象征生命的坚韧与生机。
  • 水烟:象征神秘与寒冷,增添了环境的层次感。
  • 桃花:象征春天与希望,代表了隐逸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水烟寒”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温暖
    • B. 寒冷
    • C. 烦躁
  2. “谁家隐居山半崦”中的“隐居”表明了诗人的什么心态?

    • A. 向往隐逸生活
    • B. 渴望名利
    • C. 忽视自然
  3. “半幅青帘,五里桃花店”中的“桃花”象征着什么?

    • A. 秋天
    • B. 春天
    • C. 冬天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居秋暝》:王维
  • 《饮酒》:陶渊明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生活的恬淡与宁静,与张可久的《迎仙客·括山道中》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前者更注重景与情的融合,后者则突出环境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入门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