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兖州杜别驾之任
停车邀别乘,促轸奏胡笳。
若见楚山暮,因愁浙水赊。
河堤经浅草,村径历繁花。
更有堪悲处,梁城春日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送别杜别驾启程之际的情景。停车等候,邀请他上车,车轮响起胡笳的乐声。如果你在暮色中看到楚山,可能会因为浙水的缓慢流淌而感到忧愁。河堤旁的浅草生机盎然,村子的小路上开满了繁花。而更让人感到悲伤的,是梁城的春日已然西斜。
注释:
- 停车:停下车来。
- 邀别乘:邀请他上车,送别。
- 促轸:车轱辘声,形容车轮转动的声音。
- 胡笳:古代乐器,常用来表达悲伤情感。
- 楚山:指楚国的山,象征故乡或回忆。
- 浙水:浙江的水,寓意流逝的时光。
- 河堤经浅草:河堤旁边长满了浅草。
- 村径历繁花:村子的小路上开满了花朵。
- 梁城:指作者所处的城市,可能代表离别的地方。
- 春日斜:春天的日头西斜,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嘉祐,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常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创作背景:
《送兖州杜别驾之任》创作于送别朋友杜别驾之际,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即将离别的忧伤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和心情。开头“停车邀别乘,促轸奏胡笳”,直接展现了送别的场景,声音的描绘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接下来的两句“若见楚山暮,因愁浙水赊”则引入了对故乡和时光的感慨。在楚山的暮色中,浙水缓慢流淌,意象的结合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流逝的惆怅。后两句“河堤经浅草,村径历繁花”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留恋。最后一句“更有堪悲处,梁城春日斜”将情感推向高潮,春日的斜阳与离别的悲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对人生无常、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显示了李嘉祐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停车邀别乘:停下车来,邀请朋友上车,表明送别的情景。
- 促轸奏胡笳:车轱辘声响起,像是在奏响乐曲,暗示离别的气氛。
- 若见楚山暮:如果在黄昏时分看到楚山,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 因愁浙水赊:因浙水流淌缓慢而感到忧愁,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奈。
- 河堤经浅草:河边的草木茂盛,象征生机与希望。
- 村径历繁花:村里的小路上开满了花,描绘出美好的自然景色。
- 更有堪悲处:更有令人悲伤的地方。
- 梁城春日斜:梁城的春日已西斜,象征着离别即将来临,感伤之情加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停车邀别乘,促轸奏胡笳”,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楚山”、“浙水”等自然意象,生动描绘了离别的情境。
- 寓意:春日西斜象征着光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富有哲理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送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伤感,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思考。
意象分析:
- 停车:象征着停滞的时光,暗示了即将到来的离别。
- 楚山:象征故乡,寄托着对家乡的思念。
- 浙水:流动的水象征时间的流逝,表现了对岁月无情的感叹。
- 春日斜:代表着光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 A. 古琴
- B. 胡笳
- C. 笛子
-
诗中提到的河水流淌的状态是?
- A. 湍急
- B. 缓慢
- C. 干涸
-
“梁城春日斜”所表达的情感是?
- A. 快乐
- B. 哀伤
- C. 无奈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 李白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送友人》与《送兖州杜别驾之任》同样是送别题材,但李白的作品更加奔放洒脱,而李嘉祐的则更为细腻、感伤,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嘉祐传》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