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越州辛法曹之任》

时间: 2025-01-11 02:46:32

但能一官适,莫羡五侯尊。

山色垂趋府,潮声自到门。

缘塘剡溪路,映竹五湖村。

王谢登临处,依依今尚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越州辛法曹之任
(李嘉祐 〔唐代〕)

但能一官适,莫羡五侯尊。
山色垂趋府,潮声自到门。
缘塘剡溪路,映竹五湖村。
王谢登临处,依依今尚存。

白话文翻译:

只要能做一个适合自己的官职,就不要羡慕五侯的尊贵。
山的景色仿佛垂直地映入了府邸,潮水的声音自然而然地传到门前。
沿着塘边和剡溪的路,竹影映照着五湖的村庄。
王谢的登高之处,依然留存着昔日的景象。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官适:指一个适合自己的官职。
  • 五侯:指五位贵族,象征权势和地位。
  • 山色垂趋:山的颜色仿佛要倾斜而来,形容山水的美景。
  • 潮声自到门:潮水声自然传到门口,描绘幽静的环境。
  • 缘塘剡溪路:沿着塘和剡溪的道路。
  • 映竹五湖村:竹子的影子映照在五湖村,表现出田园的恬静。
  • 王谢:指王氏和谢氏,古代名门望族,象征繁华的过去。

典故解析:

  • 王谢登临处:王谢是唐代著名的门阀世家,指的是他们曾经繁华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嘉祐,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以情感深厚和自然描绘见长。他的诗多描写山水田园,表达对清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嘉祐送别辛法曹至越州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对官场名利的淡泊态度。这在唐代社会中尤为重要,因为当时人们普遍追求权势地位。

诗歌鉴赏:

《送越州辛法曹之任》是一首表现友情与人生哲学的古诗。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即将到任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权势的淡泊态度。首句“但能一官适,莫羡五侯尊”揭示了诗人的价值观:只要做一个适合自己的官职,就无需羡慕那些高官显贵。这种思想体现了唐代士人对于官位的理性看法,强调内心的满足感而非外在的荣华富贵。

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诗人使用了“山色垂趋府”和“潮声自到门”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越州的自然环境,令人身临其境。而“缘塘剡溪路,映竹五湖村”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之美,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恬静与悠然。最后的“王谢登临处,依依今尚存”,既是对往昔盛景的追忆,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在潜移默化中传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但能一官适,莫羡五侯尊。
    只要能做一个适合自己的官职,就不要羡慕那些高贵的五侯。

  2. 山色垂趋府,潮声自到门。
    山的色彩似乎倾斜着映入府邸,潮水的声音自然而然地传到门前。

  3. 缘塘剡溪路,映竹五湖村。
    沿着塘边和剡溪的道路,竹影映照在五湖的村庄。

  4. 王谢登临处,依依今尚存。
    王氏和谢氏曾经的繁华之地,现在依然留存着些许痕迹。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山色垂趋府,潮声自到门”,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如“竹影”、“潮声”等,富有自然气息,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色: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潮声:代表生活的节奏与和谐。
  • :象征高洁、坚韧,体现诗人的品格追求。
  • 王谢:象征历史的辉煌与人事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王谢”指的是:
    A. 两位历史人物
    B. 两个地方
    C. 两种植物

  2. 诗人希望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A. 追求权势
    B. 重视内心的满足
    C. 赞美自然

  3. “山色垂趋府”的意思是:
    A. 山色吸引人
    B. 山的颜色映入府邸
    C. 山色消散在府前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更侧重于视野的开阔与豪情。而李嘉祐的诗则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李白与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