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示众》

时间: 2025-04-28 12:59:06

衠正清油,重罗白面,如牙细米舂淘。

精严办供,庖馔列珍肴。

虔属恪香点静,频作礼、岂惮劬劳。

惟求望,见存获福,亡者得升超。

吾曹。

听劝化,休生懈怠,道念坚牢。

在澄心涤虑,勿犯天条。

稍有违斋破戒,无惭愧、滴水难消。

亏功行,将来打算,天地不轻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 示众
作者:王丹桂 〔元代〕

衠正清油,重罗白面,如牙细米舂淘。
精严办供,庖馔列珍肴。
虔属恪香点静,频作礼岂惮劬劳。
惟求望,见存获福,亡者得升超。
吾曹。听劝化,休生懈怠,道念坚牢。
在澄心涤虑,勿犯天条。
稍有违斋破戒,无惭愧滴水难消。
亏功行,将来打算,天地不轻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祭祀活动中的一些细节,强调了对亡者的怀念和对神灵的敬仰。首先,诗人提到准备祭品时所用的清油、白面和细米,展现了祭品的讲究和精致。接着,强调在供奉时虔诚地点香、静心礼拜,对于付出劳作的态度也不觉得辛苦,目的是希望获得福泽,让亡者得以超升。诗中还告诫众人要听从劝诫,不要懈怠,要坚定信念,保持内心的清净,避免触犯天条。最后,警示若有违背斋戒的行为,内心应感到羞愧,因为这种行为不仅影响自身的修行,还可能在将来受到惩罚。

注释

  • : 正确、端正。
  • 重罗: 重层的丝绸,形容祭品的精致。
  • 恪香: 香料,强调对神灵的虔诚。
  • 岂惮劬劳: 何必怕辛苦。
  • 天条: 上天的法则。
  • 滴水难消: 形容内心的愧疚难以消散。

典故解析

在古代中国,祭祀是对祖先和神明表达敬意的重要仪式。诗中提到的“亡者得升超”,反映了道教和佛教中对亡灵超度的信仰。清油、白面、细米等祭品则是古代祭祀中常见的供品,象征着对神灵的敬重与诚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丹桂,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达对道教信仰的虔诚与对生死的思考。他的诗词风格清新雅致,擅长通过细致的描写来传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满庭芳 示众》创作于元代社会背景中,正值道教和佛教思想盛行的时期。这首诗可能是在某次祭祀活动中所作,旨在提醒参与者对神灵和亡者的敬重,同时强调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满庭芳 示众》是一首具有宗教和哲理双重意义的作品。诗中通过细腻的祭祀描写,表达了对亡者的追思与对神灵的崇敬,展现了诗人对生死轮回的深刻理解。通过“衠正清油,重罗白面”的描绘,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祭品的讲究和对仪式的重视,体现出一种虔诚的态度。

诗中反复提到的“虔属恪香”、“频作礼”,不仅表现了对神明的敬仰,也反映出人们对自身修行的追求。在强调外在仪式的同时,诗人也不忘内心的修养,提出要“在澄心涤虑,勿犯天条”,这句话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纯净,遵循道德规范,避免犯错。结尾的警句则显示出一种对未来的警醒,强调个人行为的后果,这种因果关系在古代文化中根深蒂固。

整首诗在情感上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理性的思考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既崇高又平实的宗教氛围,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衠正清油,重罗白面,如牙细米舂淘。
    描述祭品,强调其精致和讲究。清油和白面象征着纯净和高贵,细米则代表着人们的用心。

  2. 精严办供,庖馔列珍肴。
    进一步强调祭祀准备的认真与周到,庖馔指的是各类美味佳肴,表明对神灵的尊重。

  3. 虔属恪香点静,频作礼岂惮劬劳。
    提到虔诚的点香和不断的礼拜,表明对神灵的崇敬和对祭祀的重视,表达出从容的态度。

  4. 惟求望,见存获福,亡者得升超。
    祭祀的目的在于希望获得福泽,亡者能得以超度,反映出对生死的理解。

  5. 吾曹。听劝化,休生懈怠,道念坚牢。
    对众人的劝诫,强调要保持信仰坚定,不可懈怠。

  6. 在澄心涤虑,勿犯天条。
    反复提醒内心要清净,不可触犯道德法则。

  7. 稍有违斋破戒,无惭愧滴水难消。
    若有违背行为,内心应感到羞愧,暗示内心的愧疚是难以消除的。

  8. 亏功行,将来打算,天地不轻饶。
    警示人们对待修行要认真,未来的后果不可轻视。

修辞手法

  • 比喻: “如牙细米”比喻祭品的精细,增加了形象性。
  • 对仗: 全诗行与行之间的平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 反复强调祭品和礼节,强化了主题的庄重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祭祀、修行和道德展开,强调了对亡者的怀念和对神灵的敬仰,同时也警示人们在生活中要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道德的坚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油: 纯净、美好,象征对神灵的尊重。
  • 白面: 细腻、讲究,体现了祭品的珍贵。
  • : 代表虔诚的祈愿,象征着向神灵的敬仰。
  • 滴水: 形容内心的愧疚,难以消散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重罗白面”主要指什么? A. 祭品的丰富
    B. 祭品的讲究
    C. 祭品的简单
    D. 祭品的昂贵

  2. “在澄心涤虑,勿犯天条”表达了什么思想? A. 要保持内心的清净
    B. 要多做礼拜
    C. 要多吃祭品
    D. 要少说话

  3. 诗中提到的“亡者得升超”体现了哪种信仰? A. 道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答案

  1. B
  2. A
  3. A、B(道教和佛教均有类似信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祭妹文》 - 朱自华
  • 《长恨歌》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王丹桂的《满庭芳 示众》白居易的《长恨歌》
    • 两者均涉及生死与怀念,但王丹桂侧重于祭祀的仪式和对亡者的超度,而白居易则更多地表现爱情的悲剧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丹桂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道教与诗歌的互动关系》

相关诗句

衠正清油,重罗白面,如牙细米舂淘。下一句是什么

精严办供,庖馔列珍肴。上一句是什么

精严办供,庖馔列珍肴。下一句是什么

虔属恪香点静,频作礼、岂惮劬劳。上一句是什么

虔属恪香点静,频作礼、岂惮劬劳。下一句是什么

惟求望,见存获福,亡者得升超。上一句是什么

惟求望,见存获福,亡者得升超。下一句是什么

吾曹。上一句是什么

吾曹。下一句是什么

听劝化,休生懈怠,道念坚牢。上一句是什么

听劝化,休生懈怠,道念坚牢。下一句是什么

在澄心涤虑,勿犯天条。上一句是什么

在澄心涤虑,勿犯天条。下一句是什么

稍有违斋破戒,无惭愧、滴水难消。上一句是什么

稍有违斋破戒,无惭愧、滴水难消。下一句是什么

亏功行,将来打算,天地不轻饶。上一句是什么

衠正清油,下一句是什么

重罗白面,上一句是什么

重罗白面,下一句是什么

如牙细米舂淘。上一句是什么

如牙细米舂淘。下一句是什么

精严办供,上一句是什么

精严办供,下一句是什么

庖馔列珍肴。上一句是什么

庖馔列珍肴。下一句是什么

虔属恪香点静,上一句是什么

虔属恪香点静,下一句是什么

频作礼、岂惮劬劳。上一句是什么

频作礼、岂惮劬劳。下一句是什么

惟求望,上一句是什么

惟求望,下一句是什么

见存获福,上一句是什么

见存获福,下一句是什么

亡者得升超。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