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频》

时间: 2025-01-10 23:23:56

闭门常不出,惟觉长庭莎。

朋友来看少,诗书卧读多。

命随才共薄,愁与醉相和。

珍重君名字,新登甲乙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闭门常不出,惟觉长庭莎。
朋友来看少,诗书卧读多。
命随才共薄,愁与醉相和。
珍重君名字,新登甲乙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闭门不出的生活状态,感受到长庭中野草的生长。朋友来访的次数少,反而更多的是沉浸在诗书的阅读之中。命运与才能都不算丰厚,愁苦和醉酒交织在一起。最后,诗人珍惜朋友的名字,恭喜他刚刚考上了科举。

注释:

  • 闭门:闭上门,不外出,暗示诗人过着隐居的生活。
  • 长庭莎:长庭指的是长时间待在庭院,莎是野草,暗指诗人对周遭环境的感受。
  • 朋友来看少:朋友来看自己的次数少,表现出孤独的生活。
  • 卧读多:在床上阅读的时间多,暗示诗人对书籍的沉迷。
  • 命随才共薄:指命运和才能都很薄弱,表达诗人对自己处境的不满。
  • 愁与醉相和:愁苦和醉酒相互交织,可能指诗人用酒来麻痹忧愁。
  • 珍重君名字:珍惜朋友的名字,表现出对友谊的重视。
  • 新登甲乙科:新近考中科举,甲乙科分别指的是科举考试的不同等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约公元780年-约850年),字子华,号东华,唐代诗人,生于河南,晚唐时期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题材多样,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和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姚合隐居生活的时期,反映了他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感受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选择隐居,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无奈与思考。

诗歌鉴赏:

《寄李频》是一首颇具代表性的唐诗,透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谊的珍视。诗的开头“闭门常不出”,传达了诗人隐居的生活状态,给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感觉。接下来“惟觉长庭莎”,不仅描绘了庭院的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感受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朋友来看少”,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寂寞,虽然身处于书籍之中,但人际关系的疏离让他感到无奈和忧愁。通过“命随才共薄”,诗人自我反思,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和才能都是平凡的,这种自谦的态度更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挣扎。

而“愁与醉相和”则是诗人情感的发泄,他用酒来暂时麻痹内心的忧愁,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无力感。最后一句“珍重君名字,新登甲乙科”则是对朋友的祝贺,显示出诗人对友谊的重视和对未来的希望。整个诗歌在描绘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以及人际关系的思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闭门常不出:表达隐居的生活状态,暗示与世隔绝。
  2. 惟觉长庭莎:感受到庭院中野草的生长,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
  3. 朋友来看少:朋友来访的次数少,表现孤独的心情。
  4. 诗书卧读多:沉浸在书籍中,表明对文化的追求。
  5. 命随才共薄:反映对自身命运和才能的自我认识。
  6. 愁与醉相和:愁苦与酒醉交织,展现内心的矛盾。
  7. 珍重君名字:重视友情,表达对朋友的祝贺。
  8. 新登甲乙科:对朋友考中科举的祝贺,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闭门”与“来看少”,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愁与醉相和”比喻内心复杂的情感,生动形象。
  • 象征:长庭莎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生命力,增加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写诗人的孤独隐居生活与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诗人虽身处困境,但始终对友情怀有美好的期待,体现了一种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庭院:象征个人的空间和内心的宁静。
  • 莎草:代表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变化。
  • :象征逃避现实的方式,表现内心的矛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诗人常常闭门不出,这反映了他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忙碌
    B. 隐居
    C. 旅行

  2. 诗人用什么方式来麻痹内心的忧愁? A. 读书
    B. 朋友聚会
    C. 喝酒

  3. “新登甲乙科”中的“甲乙科”指的是什么? A. 诗书
    B. 科举考试
    C. 文学作品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但更加强调了家庭和社会的动荡。
  • 白居易《琵琶行》:通过音乐的描写反映个人情感,与姚合的隐居生活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姚合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