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求志居士王料院二首》

时间: 2025-02-04 16:27:21

身忝蓬莱客,抠衣谒使臣。

麈谈频款曲,樽酒屡殷勤。

政事钦前迹,诗书耸旧文。

话言犹在耳,不忍哭公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求志居士王料院二首
作者: 徐元杰 (宋代)

身忝蓬莱客,抠衣谒使臣。
麈谈频款曲,樽酒屡殷勤。
政事钦前迹,诗书耸旧文。
话言犹在耳,不忍哭公坟。

白话文翻译:

我身为蓬莱的客人,特意整理衣服拜访使者。
在酒席上频频交谈,酒杯也屡次恳切相邀。
政务的成就令我钦佩,诗书的声望依旧高耸。
对话的声音还在耳边萦绕,不忍心在公坟前哭泣。

注释:

  • 身忝:身为,身处。
  •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象征高洁的地位。
  • 抠衣:整理衣服,表示恭敬。
  • 谒使臣:拜见使者,表明身份的尊重。
  • 麈谈:闲聊,轻松的谈话。
  • 樽酒:酒杯,宴席上的酒。
  • 政事:政治事务,指王料的政绩。
  • 钦前迹:钦佩之前的业绩。
  • 诗书:文学作品,强调文化成就。
  • 话言犹在耳:对话的声音仍在耳边,表达怀念之情。
  • 不忍哭公坟:不忍心在亡者的墓前哭泣,体现对逝者的怀念和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元杰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现实的深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人物情感,往往蕴含着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王料去世之际,作者对于王料的悼念之情溢于言表。王料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士人,因其政绩和文化素养受到后人敬仰。诗中通过对往昔交往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无法释怀的悲痛。

诗歌鉴赏:

《挽求志居士王料院二首》是徐元杰悼念王料的诗作,诗中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高雅的情怀。开篇以“身忝蓬莱客”自称,流露出对王料身份的尊重,体现出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逝者的敬仰。接下来的“抠衣谒使臣”则表现了对王料的怀念,虽已无法回到当年的美好时光,但那份情谊与尊重依旧在心中回响。

“麈谈频款曲,樽酒屡殷勤”描绘了与王料交往时的轻松氛围,酒席间的欢声笑语令人倍感温暖,却也加深了失去的痛苦。接下来的“政事钦前迹,诗书耸旧文”则通过对王料成就的赞美,表现出他在世时的光辉形象,令人怀念。

最后一句“不忍哭公坟”,则是作者无法面对失去友人的悲痛,充满了无奈与哀伤。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使人感受到友谊的珍贵与生命的无常,深刻而感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身忝蓬莱客:作者自谦地表示自己虽然身处蓬莱这样一个高洁的环境,但心中依然对友人怀有敬仰。
  2. 抠衣谒使臣:作者整理衣服拜访王料,表现出对他的尊重与怀念。
  3. 麈谈频款曲:与王料的闲聊频繁而愉快,反映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4. 樽酒屡殷勤:酒席上的多次邀请,表现出对王料的热情和重视。
  5. 政事钦前迹:提到王料的政绩,作者对此感到钦佩。
  6. 诗书耸旧文:王料的文学成就依然高耸,传承久远。
  7. 话言犹在耳:对往日交谈的回忆仍然清晰,体现对逝者的怀念。
  8. 不忍哭公坟:面对亡友的坟墓,作者感到无比悲痛,不忍流泪。

修辞手法:

  • 自谦:通过“身忝”表现出谦逊之态。
  • 对仗:如“政事钦前迹,诗书耸旧文”,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蓬莱”来比喻友人高洁的品格和成就。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无尽的悲痛,展现了友情的珍贵及对生死的感悟,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意象分析:

  • 蓬莱:象征着高洁与理想的境界,映射出王料的高尚品质。
  • 樽酒:象征着友谊与温情,体现出两人交往的融洽。
  • 公坟:象征着逝去的生命与无法挽回的遗憾,寄托了作者的哀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身忝蓬莱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豪
    B. 自谦
    C. 愤怒
    D. 失落

  2. “樽酒屡殷勤”中的“樽酒”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酒的种类
    C. 一种饮品
    D. 酒席的名称

  3. 诗中提及的“公坟”象征什么? A. 友谊
    B. 逝去的生命
    C. 事业
    D. 文学成就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 屈原
  • 《黄鹤楼》 - 崔颢

诗词对比:

  • 徐元杰与李白:徐元杰的细腻情感与李白的豪放洒脱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不同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