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戊申三月登钟山》
时间: 2025-01-26 02:01:04意思解释
念奴娇 戊申三月登钟山
作者:俞律 〔近代〕
原文展示
螺青鸭绿,是永和三日,烟花如织。
投影东风晴半壁,照见古今消息。
孙墓朱陵,闲花野草,一种皆沉默。
东君何处,高天厚地难陟。
秣陵逐盗归来,转瞬千秋,自笑翻成贼。
更几千秋重论价,无得也应无失。
料得桑田,再经沧海,依旧鱼龙国。
白云来去,匆匆相与相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钟山上俯瞰的美丽景色,色彩如螺青和鸭绿般鲜艳,仿佛是永和三日的烟花绚烂如织。东风轻拂,晴空映照着古今的消息。孙子墓地与朱陵静静地隐藏在闲花野草中,显得格外沉默。东君(春天的神)何在,高天厚地让人难以攀登。秣陵的盗贼归来,转瞬之间千秋已逝,令人自嘲成了贼。即使再经过几千年,也只是重新论价,无所谓得失。想必桑田再经沧海,依旧是鱼龙混杂的国家。白云来去匆匆,彼此相识也只是瞬息之间。
注释
- 螺青鸭绿:形容色彩鲜艳,像螺青和鸭绿一样。
- 永和三日:指的是春天的美好时光。
- 投影:指东风的映照。
- 孙墓朱陵:指的是孙子和朱元璋的墓地。
- 东君:春天的神,象征春天的到来。
- 秣陵:指南京的古称。
- 桑田沧海: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律(1880-1945),字仲华,号云峰,江苏人,是近代著名的诗人及教育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于历史、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戊申年春季,作者登上钟山,面对历史与现实,感慨万千,旨在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极具画面感的描绘,展现了钟山的美丽景色和历史的沉重。开篇用“螺青鸭绿”描绘春日的生机,结合“烟花如织”,营造出一幅美丽的春日图景。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历史的沉重,提到孙子和朱元璋的墓地,暗示历史的沉默与无声的教训。
“东君何处”一句,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与对生命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诗的后半部分则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世事的无常与人们的自嘲。最后,白云的来去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人与人之间的相识也是转瞬即逝,令人唏嘘。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还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沧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螺青鸭绿,是永和三日,烟花如织。
描绘春天的景色,色彩丰富,生机盎然。 -
投影东风晴半壁,照见古今消息。
东风带来晴朗的天气,映照出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
孙墓朱陵,闲花野草,一种皆沉默。
历史人物的墓地被花草掩埋,象征着历史的沉寂与无声。 -
东君何处,高天厚地难陟。
对春天的思考,表达追求的难度和无奈。 -
秣陵逐盗归来,转瞬千秋,自笑翻成贼。
反思历史变迁,感叹时间流逝的无情和个人的无能为力。 -
更几千秋重论价,无得也应无失。
历史的价值观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得失无所谓。 -
料得桑田,再经沧海,依旧鱼龙国。
预见未来的变化,依然是复杂的社会现象。 -
白云来去,匆匆相与相识。
表达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短暂与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桑田沧海”比喻社会的变化。
- 拟人:将春天的神东君拟人化,表现对春的渴望。
- 对仗:全诗节奏感强,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表现了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同时展现了对美好春天的向往与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螺青鸭绿: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孙墓朱陵:历史的沉重与教训。
- 东君:春天的象征,代表希望与新生。
- 白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螺青鸭绿”形容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
“孙墓朱陵”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孙子
- B. 朱元璋
- C. 李白
- D. 杜甫
-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什么?
- A. 夏天的神
- B. 春天的神
- C. 冬天的神
- D. 秋天的神
答案
- C. 春天
- A. 孙子
- B. 春天的神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登高》:王之涣
诗词对比
- 《春望》与本诗的对比:两首诗都探讨了春天与历史的关系,但《春望》更多地表现了个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念奴娇》则更侧重于历史的反思与个人的感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词鉴赏指南》
- 《近现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