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

时间: 2025-01-26 02:09:48

楼倚春江百尺高,烟中还未见归桡。

几时期信似江潮?

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

日长才过又今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纱》

楼倚春江百尺高,
烟中还未见归桡。
几时期信似江潮?
花片片飞风弄蝶,
柳阴阴下水平桥。
日长才过又今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春江边高楼的景象,楼高百尺,傍晚的烟雾中还未能看到归来的小船。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光,像江潮一样起伏不定。花瓣随着春风飘飞,蝴蝶在其中翩翩起舞;柳树的阴影下,水面如镜,桥上静静地横卧。白昼还长,夜晚又将来临。

注释:

  • :依靠,靠着。
  • :小船的桨。
  • 几时:指时间,几时才能见到。
  • 信似:相信像,比喻。
  • 片片:形容花瓣飘落的状态。
  • 阴阴:形容阴凉,遮蔽的样子。
  • 水平桥:水面平静,形容桥的静谧。

典故解析:

  • “春江”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同时也可以引申为人的思乡情。
  • “烟中”意味着朦胧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先,字公度,号秋水,宋代词人,生于北宋时期。他的词风清新婉约,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张先的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浣溪纱》是张先在春天时创作的一首词,词中描绘了春江的美景,并表达了对归船的期待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闲适与文人对生活的哲思。

诗歌鉴赏:

《浣溪纱》以其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张先作为词人的深厚功底。开篇以“楼倚春江百尺高”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高耸入云的春楼之中,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接下来的“烟中还未见归桡”,则通过“烟”字的运用,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展现出对归船的渴望与期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

“几时期信似江潮?”一句,诗人以江潮比喻时间的流逝,隐含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之后的“花片片飞风弄蝶”,描绘了春花与蝴蝶的生动场景,展现了春天的活力。“柳阴阴下水平桥”,则通过“柳阴”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与柔和的气息,形成强烈的对比。

最后一句“日长才过又今宵”,不仅总结了整首词的意境,也引发了对人生短暂的思考,令读者在悠然之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暗含着一种哲理的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楼倚春江百尺高:高楼依傍着春江,意象鲜明,表现出一种高远的情景。
  2. 烟中还未见归桡:在烟雾缭绕中,期待归来的船只,传达出思念与期待的情感。
  3. 几时期信似江潮:用江潮来比喻时间的流逝,表现对时间的哲思。
  4. 花片片飞风弄蝶:春风中花瓣飘飞,蝴蝶翩翩起舞,描绘出春天的生动景象。
  5. 柳阴阴下水平桥:柳树的阴影下,水面如镜,营造出宁静的环境。
  6. 日长才过又今宵:白昼还长,夜晚即将来临,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几时期信似江潮”,将时间的流逝与江潮相比较,形象生动。
  • 拟人:花瓣与蝴蝶的描绘,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江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归来的期盼,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春江:象征生机与希望。
  2. :传达朦胧、期待的情感。
  3. :象征青春与美好。
  4. :象征柔情与宁静。
  5. :象征连接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浣溪纱》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张先
    • C. 苏轼
  2. 诗中“几时期信似江潮”中的“江潮”比喻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时间的流逝
    • C. 花的凋零
  3. 诗中描绘的主要季节是?

    • A. 夏季
    • B. 秋季
    • C. 春季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同样描绘自然与人生哲思的作品。
  • 《如梦令》(李清照):展现女性细腻的情感与自然的美。

诗词对比:

  • 张先的《浣溪纱》李清照的《如梦令》:两首词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张先更多地关注于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生机,而李清照则更关注于个人情感与内心的波动。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张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