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

时间: 2025-01-26 07:14:12

倦栉头如葆,深居心若斋。

作诗须识病,遇事莫装怀。

富贵乃身贼,饥寒为道阶。

长贫君勿怨,天岂困吾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书怀 赵蕃 〔宋代〕

倦栉头如葆,深居心若斋。 作诗须识病,遇事莫装怀。 富贵乃身贼,饥寒为道阶。 长贫君勿怨,天岂困吾侪。

白话文翻译:

我疲倦地梳理头发,它像草丛一样蓬乱,深居简出,内心如同斋戒一般清净。 写诗必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遇到事情不要假装不在乎。 富贵是身体的敌人,饥寒则是通往道德的阶梯。 长期贫困你不要怨恨,天意难道会困住我们这一类人吗?

注释:

  • 倦栉:疲倦地梳理。栉,梳子,这里作动词用。
  • 葆:草木茂盛的样子,这里比喻头发蓬乱。
  • 深居:深居简出,指隐居或不常外出。
  • 心若斋:内心如同斋戒一般清净。斋,指斋戒,佛教徒在特定时间内禁食并净化心灵。
  • 识病: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或错误。
  • 装怀:假装不在乎。
  • 身贼:身体的敌人,指富贵带来的种种诱惑和危害。
  • 道阶:通往道德的阶梯,指通过经历饥寒等困难来提升道德修养。
  • 长贫:长期贫困。
  • 天岂困吾侪:天意难道会困住我们这一类人吗?吾侪,我们这一类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和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赵蕃的诗歌在当时颇受欢迎,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富贵与贫寒的看法,以及对个人修养和道德追求的思考。在宋代,社会动荡,士人常常面临道德与现实的冲突,赵蕃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深刻见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表达了作者对富贵与贫寒的独特见解。首联通过“倦栉头如葆,深居心若斋”描绘了作者清贫自守的生活状态,头发蓬乱如草,内心却如斋戒般清净。颔联“作诗须识病,遇事莫装怀”则提出了写诗和处世的准则,强调自我反省和真诚面对。颈联“富贵乃身贼,饥寒为道阶”是对富贵与贫寒的深刻反思,认为富贵是道德的敌人,而贫寒则是道德修养的阶梯。尾联“长贫君勿怨,天岂困吾侪”则安慰自己和朋友,即使长期贫困也不应怨天尤人,天意不会困住有志之士。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倦栉头如葆:作者疲倦地梳理头发,头发蓬乱如草,形象地描绘了清贫的生活状态。
  2. 深居心若斋:深居简出,内心如同斋戒一般清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3. 作诗须识病:写诗必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是对诗歌创作的自我要求。
  4. 遇事莫装怀:遇到事情不要假装不在乎,强调真诚面对现实。
  5. 富贵乃身贼:富贵是身体的敌人,指富贵带来的种种诱惑和危害。
  6. 饥寒为道阶:饥寒则是通往道德的阶梯,认为通过经历困难可以提升道德修养。
  7. 长贫君勿怨:长期贫困你不要怨恨,这是对朋友的安慰。
  8. 天岂困吾侪:天意难道会困住我们这一类人吗?表达了对天意的信任和对未来的乐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倦栉头如葆”将蓬乱的头发比喻为茂盛的草丛,形象生动。
  • 对仗:如“富贵乃身贼,饥寒为道阶”中“富贵”与“饥寒”、“身贼”与“道阶”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关于富贵与贫寒的辩证思考,以及对个人修养和道德追求的重视。作者认为富贵是道德的敌人,而贫寒则是道德修养的阶梯,强调在贫困中保持内心的清净和道德的坚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倦栉:疲倦地梳理头发,形象地描绘了清贫的生活状态。
  • 葆:草木茂盛的样子,比喻头发蓬乱。
  • 深居:深居简出,指隐居或不常外出。
  • 心若斋:内心如同斋戒一般清净。
  • 富贵:指财富和地位,这里被比喻为“身贼”,即身体的敌人。
  • 饥寒:指贫困和艰难,被比喻为“道阶”,即通往道德的阶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赵蕃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倦栉头如葆”中的“葆”是什么意思? A. 梳子 B. 草木茂盛的样子 C. 头发 D. 疲倦

  3. 诗中“富贵乃身贼”表达了作者对富贵的什么看法? A. 羡慕 B. 厌恶 C. 无所谓 D. 中立

  4. 诗中“饥寒为道阶”表达了作者对贫寒的什么看法? A. 厌恶 B. 无所谓 C. 认为可以提升道德修养 D. 中立

答案:

  1. B. 宋代
  2. B. 草木茂盛的样子
  3. B. 厌恶
  4. C. 认为可以提升道德修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隐居山林的宁静和超脱。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映了贫困中的坚韧和对道德的坚守。

诗词对比:

  • 赵蕃的《书怀》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宁静和超脱,但赵蕃更强调道德修养和面对现实的真诚。
  • 赵蕃的《书怀》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反映了贫困中的坚韧,但赵蕃更强调贫寒对道德修养的积极作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赵蕃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