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叶尚书解印二首》
时间: 2025-01-11 21:39: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叶尚书解印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倦入承明听履声,
朱轓今复厌专城。
汤胸太华供吟兴,
照眼伊川洗宦情。
莼鱠何惭高士决,
琴龟不减昔贤清。
未应便葺东山墅,
出处方关世重轻。
白话文翻译
我疲倦地走进承明殿,听着脚步声,
如今的朱轓车厢厌倦了繁华的专城。
汤显祖的胸怀如太华山般高远,
伊川的清流洗净了我的官场情怀。
莼菜和鱠鱼,何必为高士的决择而羞愧,
琴和龟的情怀,不亚于昔日贤人的清雅。
我不应该急于修建东山的别墅,
出世与入世,正是关乎世俗的轻重。
注释
- 承明殿:古代皇宫中的一个殿宇,举行朝会的地方。
- 朱轓:朱色的车,象征权贵和繁华。
- 汤胸:指汤显祖,明代著名剧作家,其作品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伊川:指伊水,象征清流和洗净之意。
- 莼鱠:莼菜和鱠鱼,古人食用的美味,象征高洁的生活追求。
- 琴龟:琴与龟,象征文化和长寿,代表了高雅的生活方式。
- 东山墅:隐居的地方,东山指陶渊明隐居的东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子扬,号白云山人,宋代诗人,工诗词,尤以豪放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怀以及个人的理想与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仕途不顺之际,诗人内心渴望归隐,追求清雅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浮躁。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和叶尚书解印二首》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联“倦入承明听履声”,描绘了诗人踏入官场后的疲惫,反映了他对繁华背后的空虚感的思索。朱轓的形象则对比出诗人对专城的厌倦,暗示着权力与繁华的无趣。
接着,诗人提到汤显祖的“胸怀”与伊川的“清流”,通过这两种意象,表达了自己对高洁生活的追求。莼鱠的提及更是显示了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而琴与龟则象征着文化修养和长寿的愿望。最后一句“出处方关世重轻”强调了个体在世俗纷扰中的选择,表明诗人并不急于追求世俗的名利,而是希望在内心找到真正的宁静与自我。
整首诗通过清新而富有哲理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人生观的深刻思考,抒发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倦入承明听履声:诗人感到疲惫,走入承明殿,听到脚步声,暗示心中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 朱轓今复厌专城:朱轓车厢,象征权贵与繁华,诗人已经厌倦了这种生活。
- 汤胸太华供吟兴:汤显祖的胸怀如太华山般高远,象征着诗人向往的文化品位。
- 照眼伊川洗宦情:伊川的清流象征着洗净世俗官场情怀,寓意诗人追求清静。
- 莼鱠何惭高士决:莼菜和鱠鱼的提及,反映出高士的追求,表现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自信。
- 琴龟不减昔贤清:琴与龟的象征,传达诗人对文化修养和高雅生活的向往。
- 未应便葺东山墅:诗人不急于修建东山的别墅,反映了对世俗生活的冷静思考。
- 出处方关世重轻:强调选择隐居或仕途,关乎个人对世俗重轻的理解。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朱轓”“专城”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汤胸”、“伊川”等意象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情感。
- 象征:琴、龟、莼鱠等意象象征高洁的生活理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通过对清雅生活的理想追求,表现了士人理想的高尚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承明殿:官场的象征,反映权力的中心。
- 朱轓:繁华与权贵的象征,表现诗人对物质生活的厌倦。
- 汤胸、伊川:文化与清流的象征,代表理想的生活状态。
- 琴、龟:象征文化修养与长寿,反映高雅的生活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朱轓”象征什么? A. 贫穷生活
B. 权贵与繁华
C. 自然景色
D. 家庭温暖 -
“汤胸太华”中的“汤”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唐太宗
B. 汤显祖
C. 杜甫
D. 李白 -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强调了什么? A. 官场的复杂
B. 对物质的追求
C. 隐居与仕途的选择
D. 亲情的重要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鹿柴》
- 苏轼《赤壁赋》
诗词对比
将刘克庄的诗作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进行对比,刘克庄更多地反映了对官场的厌倦与高洁理想的追求,而陶渊明则是直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两者都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但背景和情感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及其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