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时间: 2025-02-04 16:20:24

白璧黄金爵上卿。

紫宸殿下拜丝纶。

才出龙门开虎帐,但看,甲光如水夜无尘。

古古今今男子事,摇动,芙蓉旗影入金尊。

到得关河公事了,早去,白云堆里养精神。

意思解释

定风波

作者: 王质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白璧黄金爵上卿。紫宸殿下拜丝纶。才出龙门开虎帐,但看,甲光如水夜无尘。古古今今男子事,摇动,芙蓉旗影入金尊。到得关河公事了,早去,白云堆里养精神。

白话文翻译:

白色的璧玉和金制的爵杯在高官的手中。紫宸殿前,礼拜时头上缠着丝绦。刚刚出龙门,打开了虎帐,只见甲胄的光辉如水般清澈,夜晚毫无尘埃。自古以来,男子的事业,摇摆不定,芙蓉旗的影子映入金色的酒杯。等到关河的公务结束,早早地去,在白云之中修养精神。

注释:

  • 白璧: 白色的玉石,象征纯洁与高贵。
  • 黄金爵: 用金制成的酒器,表明身份的尊贵。
  • 紫宸殿: 皇宫中供奉天子的殿堂,代表权威与地位。
  • 丝纶: 一种用丝绸制成的缠头,古时用作礼仪。
  • 龙门: 传说中龙跃而过的门,象征高升和成功。
  • 甲光如水: 形容铠甲在月光下闪烁,光亮如水,意在展现军人的英武。
  • 芙蓉旗: 代表着美丽和高尚的旗帜。
  • 金尊: 金色的酒器,象征尊贵和享乐。
  • 白云堆里: 形容生活的悠闲和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质,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王质担任官职期间,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涯的感悟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权力与生活的态度。

诗歌鉴赏:

《定风波》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词作,展现了作者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通过对高官的描绘,表现了当时政治、权力的复杂性与无奈。开头两句描绘了高官的尊贵形象,象征着权力与地位;而后描述的甲胄与芙蓉旗则暗示了战争与斗争,展现了男子汉的豪情壮志。最后一部分的白云堆里,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期盼在繁忙的官场中能有一片宁静之地。这种对比的手法,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挣扎与追求,传达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璧黄金爵上卿: 以白璧和金爵描绘高官的奢华,展现了权势的显赫。
  2. 紫宸殿下拜丝纶: 刻画在皇宫中礼拜的场景,象征着对权威的尊重。
  3. 才出龙门开虎帐: 表达了从成功到达新高度的过程。
  4. 甲光如水夜无尘: 通过视觉意象表现军人的英武与清明。
  5. 古古今今男子事: 反映出男子汉在历史长河中的奋斗与努力。
  6. 摇动,芙蓉旗影入金尊: 通过动静结合描绘出美与权力的结合。
  7. 到得关河公事了: 表达对公务完成的期待与放松。
  8. 早去,白云堆里养精神: 最后提出回归自然、放松心情的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 甲光如水,形象生动地描绘铠甲的光辉。
  • 对仗: 白璧黄金、紫宸殿拜丝纶,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 芙蓉旗、金尊象征着美好与权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绘,反映出对权力与理想生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白璧: 纯洁与高贵的象征。
  2. 黄金爵: 权利与财富的象征。
  3. 紫宸殿: 权威与地位的象征。
  4. 芙蓉旗: 美丽与高尚的象征。
  5. 白云: 代表安宁与闲适的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璧”象征什么?

    • A. 权力
    • B. 财富
    • C. 纯洁
    • D. 勇气
  2. “甲光如水”描绘了什么场景?

    • A. 战斗
    • B. 宁静
    • C. 光辉灿烂
    • D. 低沉
  3. 诗人对公务完成后的生活有什么期待?

    • A. 继续奋斗
    • B. 回归自然
    • C. 享乐
    • D. 忘记过去

答案:

  1. C. 纯洁
  2. C. 光辉灿烂
  3. B. 回归自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比较王质的《定风波》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涉及到对人生的思考,但王质更为细腻,关注官场与理想之间的矛盾,而李白则更为豪放,强调及时行乐,展现出不同的生活观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 《王质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