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感旧)》

时间: 2025-01-27 03:36:21

点点行人趁落晖。

摇摇烟艇出渔扉。

一路水香流不断。

零乱。

春潮绿浸野蔷薇。

南去北来愁几许,登临怀古欲沾衣。

试问越王歌舞地。

佳丽。

只今惟有鹧鸪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定风波(感旧)
作者: 李泳 〔宋代〕

点点行人趁落晖。
摇摇烟艇出渔扉。
一路水香流不断。
零乱。春潮绿浸野蔷薇。
南去北来愁几许,
登临怀古欲沾衣。
试问越王歌舞地。
佳丽。只今惟有鹧鸪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黄昏时分,行人依依不舍地离去,渔船在烟雾中摇曳而出。一路上水香四溢,河流不断延伸,春潮涌动,野蔷薇被绿色浸染。南北往来的游子心中愁绪多少,登高怀古,衣衫也难免沾湿。试问越王曾经的歌舞场地,如今只剩鹧鸪在啼叫。

注释

  • 点点:形容行人稀疏,伴随着落日的余晖。
  • 烟艇:指在烟雾中行驶的小船。
  • 水香:形容水面散发出的香气,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 零乱:形容景物杂乱无章。
  • 春潮:春天的潮水,象征生命和活力。
  • 越王歌舞地:指的是古代越王的歌舞场所,象征繁华的往昔。
  • 鹧鸪啼:鹧鸪的叫声,常用于表达哀愁和怀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泳(约1050-1120),字仲华,号临川,号称“李临川”,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情感细腻、用词优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是历史变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过去的回忆,表达对旧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李泳的诗常常蕴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歌鉴赏

《定风波(感旧)》是一首细腻而深情的抒情诗,作者通过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色,抒发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诗的开头“点点行人趁落晖”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场景,行人在余晖中匆匆而行,带着一丝惆怅。接着“摇摇烟艇出渔扉”,描绘了渔船在烟雾中轻轻驶出,更加突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春潮绿浸野蔷薇”一句,春潮的涌动与蔷薇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活力,但这样的生机与繁华与诗人内心的愁绪形成鲜明对比。诗中“南去北来愁几许”表明行者在不同的地方徘徊,却无法摆脱心中的愁苦,体现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失落。

最后,提到越王的歌舞场地,暗示着繁华已逝,唯有“鹧鸪啼”带来孤寂的回响。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掺杂着浓厚的人生哲理,展现了李泳深邃的思想与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点点行人趁落晖:描绘了行人在黄昏时分逐渐离去的情景,隐含着对光阴流逝的感慨。
    2. 摇摇烟艇出渔扉:渔船在烟雾中摇曳,象征着生活的漂泊与不确定。
    3. 一路水香流不断:水面散发出的香气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在不断流逝。
    4. 零乱。春潮绿浸野蔷薇:春潮象征着生机,但周围的景象却显得杂乱,反映出诗人的复杂情感。
    5. 南去北来愁几许:表达了诗人对游子心中愁苦的思考,南北往来却难以释怀。
    6. 登临怀古欲沾衣:站在高处,回忆古人往事,情感涌动,几乎要湿了衣襟。
    7. 试问越王歌舞地:感叹往昔繁华的歌舞场所,如今已无踪影。
    8. 佳丽。只今惟有鹧鸪啼:昔日的美好已不复存在,唯有鹧鸪的啼叫,带来一阵惆怅。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香”比喻自然环境的美好。
    • 对仗:如“南去北来”形成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春潮绿浸”,赋予春潮以灵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惆怅与思考。

意象分析

  • 行人:象征着流逝的时间与人生的无常。
  • 烟艇:象征着生活的漂泊与不安。
  • 水香:象征着美好与生命的流动。
  • 春潮: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也暗含着无常。
  • 鹧鸪啼:象征着对往昔的追忆和现实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点点行人趁落晖”中“点点”指的是: A. 行人很多
    B. 行人稀疏
    C. 行人匆忙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越王歌舞地”主要象征: A. 繁华的过去
    B. 现实的困境
    C. 自然的美
    答案:A

  3. 诗中“惟有鹧鸪啼”意在表达: A. 欢乐的心情
    B. 对过往的怀念与孤独
    C. 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李泳的《定风波(感旧)》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有对过往的怀念,但李泳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现,而苏轼则在抒发情感中融入了对自然的豪放与豁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李泳传》

以上为对《定风波(感旧)》的详细解析和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