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晴月正明,频听夜乌惊。
未向高枝稳,时为绕树声。
群飞自纷泊,众鸟不屏营。
躁静於焉见,谁能度物情。
白话文翻译:
新雨过后,明月高悬,时常听见夜间乌鸦的惊叫声。
它们尚未在高枝上安稳,却不时发出绕树盘旋的声音。
群鸟纷纷飞来飞去,众多鸟儿并不因环境而停留。
在这纷扰与宁静之间,谁能真正理解这种物情的变化呢?
注释:
- 新晴:刚刚放晴,指雨后天气转好。
- 月正明:月亮非常明亮。
- 夜乌惊:夜晚的乌鸦发出惊叫声。
- 高枝稳:高高的树枝上尚未安定。
- 绕树声:鸟儿在树间飞翔时发出的声音。
- 群飞自纷泊:许多鸟儿自由地飞来飞去,形态纷繁。
- 众鸟不屏营:众多鸟儿并不因环境的变化而停留栖息。
- 躁静於焉见:在喧闹和宁静之间,这种状态显现出来。
- 度物情:理解事物的情感与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云溪,晚号梅山,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自然风光与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尤其以描写山水田园闻名。
创作背景:
《夜晴》创作于梅尧臣的晚年时期,正值北宋时期,社会较为安定,经济繁荣。诗人通过描写夜晚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变化的感悟。
诗歌鉴赏:
《夜晴》是一首描绘夜晚景象的诗,透过简单的自然景物,梅尧臣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诗的开头“新晴月正明”,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夜景,月光洒在大地上,给人一种宁静而明亮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频听夜乌惊”引入声音的元素,夜晚的宁静被乌鸦的惊叫打破,形成了声音与寂静之间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反映出自然界的生动,也暗示着生活中的纷扰与安宁并存。
“未向高枝稳,时为绕树声”进一步描绘了鸟儿在空中飞翔的情景,它们尚未找到栖息的地方,却在空中盘旋。这句诗不仅形象生动,也传达了一种生命的挣扎与不安。接下来的“群飞自纷泊,众鸟不屏营”,表现出鸟群在夜空中自由飞翔的状态,体现了生命的多样性和自由。
最后两句“躁静於焉见,谁能度物情”则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诗人反问谁能真正理解这种复杂的生命状态,既有躁动又有静谧,体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探索与哲学的沉思。
整首诗通过夜景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情感深邃而细腻,展现了梅尧臣独特的诗人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新晴月正明:描绘了刚刚放晴的夜晚,明月高挂,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亮的氛围。
- 频听夜乌惊:夜晚的宁静被乌鸦的叫声打破,暗示了生活中的不安与扰动。
- 未向高枝稳,时为绕树声:鸟儿尚未找到安稳的栖息地,时而划过树间,形成一种动荡的景象。
- 群飞自纷泊:众鸟自由飞翔,象征着生命的多样性与自由。
- 众鸟不屏营:鸟儿们不因环境变化而停留,展现出生命的活力。
- 躁静於焉见:在喧闹与安静之间,诗人观察到了自然的变化。
- 谁能度物情:最后的反问,表达了对生命状态的哲学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夜乌惊”暗示生活中的不安。
- 对仗:如“躁静”,“群飞自纷泊”,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鸟儿的飞翔表现生命的自由与挣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反映了自然界中动静变化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清宁与明亮,代表希望与美好。
- 乌鸦:在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不祥之物,暗示不安与惊扰。
- 飞鸟:象征自由与生命的活力,表现出自然的多样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什么?
- A. 燕子
- B. 乌鸦
- C. 鹰
- D. 麻雀
-
诗的开头描绘了什么样的天气?
- A. 阴雨
- B. 风雪
- C. 新晴
- D. 雷电
-
“躁静於焉见”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绝望
- B. 疲倦
- C. 矛盾
- D. 快乐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夜晴》与《静夜思》:两者均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夜晴》更侧重于自然景观与生命状态的描绘,而《静夜思》则更多地表达了思乡情怀。两首诗都展示了夜晚的宁静与思考,却在情感的引导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梅尧臣相关的传记与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