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绣溪秋晚二首 其一
羁客三年别,风裘九月寒。
暮鸦啼日落,红叶坠霜乾。
地接淮山远,天浮楚服宽。
须江无父老,旧事说曹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在秋天的傍晚,离乡在外三年的思乡之情。九月的寒风吹来,仿佛在提醒他已经离家很久。夕阳西下,孤雁哀鸣,红叶飘落,霜打过的叶子显得更加凄凉。他望向远方的淮山,感觉到地势的遥远,天空宽广,仿佛在诉说着楚地的辽阔。江边没有年长的乡人,往日的故事只能依稀记得,如同曹操的往事般飘渺。
注释
- 羁客:指在外漂泊的客人。
- 风裘:冬季的皮衣,象征寒冷。
- 暮鸦:傍晚时分的乌鸦,常用来表达孤独和凄凉。
- 霜乾:霜打后的干枯,形容秋天的萧条。
- 须江:指的是长江,古时常用来指代江河。
- 曹瞒:指曹操,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典故解析
“曹瞒”是指三国时期的曹操,诗中提到的旧事可以联系到曹操的诗句或事迹,表达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紫芝,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作者在外漂泊的时期,反映了他对家乡和往事的眷恋,结合了秋天的自然景象,表现了浓重的思乡情怀。
诗歌鉴赏
周紫芝的《绣溪秋晚二首 其一》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作,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与思念。开头的“羁客三年别”便直接切入了作者的主题,三年的离别不仅是时间的流逝,更是心灵的煎熬。接着“风裘九月寒”中的寒意渗透出一种萧瑟的氛围,仿佛在暗示着作者内心的孤寂。
“暮鸦啼日落”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傍晚,夕阳西下,暮鸦哀鸣,整个场景充满了惆怅与伤感。红叶随着霜降而坠落,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岁月的流逝,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地接淮山远,天浮楚服宽”则展现了作者眼前的广阔与心中的渺小,遥远的淮山让他感到离家的距离,楚地的宽广又让人感受到无尽的孤独。最后一句“须江无父老,旧事说曹瞒”蕴含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往昔的追忆,诗人以曹操的故事来象征历史的流逝与个人的孤独,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构成了一个既真实又富有想象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羁客三年别:离开故乡已三年,身为漂泊的客人。
- 风裘九月寒:九月的寒风吹来,令人想起冬衣的寒冷。
- 暮鸦啼日落:傍晚时分,乌鸦悲鸣,日落西山。
- 红叶坠霜乾:红叶在霜打后飘落,象征秋天的萧条。
- 地接淮山远:遥望淮山,地势遥远,心中感到孤寂。
- 天浮楚服宽:天空宽广,楚地的辽阔让人感到渺小。
- 须江无父老:江边没有年长的乡人,感到孤独。
- 旧事说曹瞒:往日的故事只能依稀记得,像曹操的往事。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地接淮山远,天浮楚服宽”,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通过“暮鸦”、“红叶”等意象,营造出秋天的孤寂氛围。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性,如“暮鸦啼”,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离乡游子的思乡情感,借助秋天的景象,抒发对故乡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悟,展现出浓浓的孤独感和历史的沉重感。
意象分析
- 羁客:象征着漂泊与思乡。
- 暮鸦:代表孤独与悲哀。
- 红叶:象征着秋天的凋零与生命的无常。
- 淮山:象征着遥远的故乡与对家的思念。
- 曹瞒:历史的象征,反映了个人与历史的连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周紫芝
C. 杜甫
D. 白居易 -
“羁客三年别”的意思是什么? A. 三年后重逢
B. 三年离开故乡
C. 三年在家乡
D. 三年游历各地 -
诗中提到的“曹瞒”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曹操
B. 曹丕
C. 曹仁
D. 曹彰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温庭筠的《梦江南》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周紫芝 vs. 王维:两位诗人都擅长描写自然,但周紫芝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心境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大会:古典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