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地锦·岭上初消残雪》

时间: 2025-01-26 01:43:10

岭上初消残雪。

有梅花先坼。

东君造化多成翠,巧风韵奇绝。

小院黄昏时节。

暗香浮、疏影横斜。

寄取和羹未晚,却免教攀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岭上初消残雪,有梅花先坼。
东君造化多成翠,巧风韵奇绝。
小院黄昏时节,暗香浮疏影横斜。
寄取和羹未晚,却免教攀折。

白话文翻译

在山岭上,残雪刚刚融化,梅花已经先行开放。
春天的东风将万物化为翠绿,奇妙的风景令人赞叹不已。
在小院的黄昏时分,隐隐的香气浮动,影子斜斜地投射在地上。
寄托着美好的愿望,和羹的滋味不会太晚,但却要避免随意攀折花枝。

注释

字词注释

  • :山岭,山脊。
  • :开裂、分开,这里指梅花绽放。
  • 东君:指春天的东风,象征春天的神灵。
  • 巧风韵奇绝:形容春风的巧妙与奇特的韵味。
  • 暗香:隐约的香气。
  • 和羹:比喻和谐的滋味,暗指情感的交流。

典故解析
“东君”常用来指代春天,古代汉族文化中有春天神灵的说法,象征着万物复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此诗的作者为佚名,生活在宋代,因缺乏详细的生平记录,无法具体介绍其个人背景,但宋代诗歌以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语言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初春时节,正值寒冬残雪融化、万物复苏之际,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感悟。

诗歌鉴赏

《西地锦·岭上初消残雪》是一首生动描绘春日景象的诗。诗中通过初消的残雪与盛开的梅花对比,突显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首句“岭上初消残雪”设置了一个清新的春日场景,雪的融化象征着寒冬的结束,带来的是生命的复苏。而梅花的早早绽放,既体现了自然的早熟,也隐喻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

接下来的“东君造化多成翠,巧风韵奇绝”两句,展现了春风所带来的变化,春风不仅使万物复苏,更赋予了自然以独特的韵味,彰显了自然的美妙与神奇。

在小院的黄昏时分,诗人感受到一种静谧的氛围,“暗香浮疏影横斜”,香气弥漫,影子斜斜,营造出一种恬静而温暖的意境,给人一种宁静与美好的感受。

最后两句“寄取和羹未晚,却免教攀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轻易去打扰那些美丽的事物,强调一种和谐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融入了人文情感,既描绘了春日的美丽,又传达了珍惜与和谐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岭上初消残雪”描绘了春天来临时,残留的雪在山岭上逐渐融化的情景,象征着寒冬的结束。
  • “有梅花先坼”指梅花在雪融后率先绽放,显示出春的气息。
  • “东君造化多成翠”说明春风的作用使得大地复苏,万物生长,生机盎然。
  • “巧风韵奇绝”强调春风的巧妙与独特韵味。
  • “小院黄昏时节”带入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描绘了黄昏的宁静。
  • “暗香浮疏影横斜”形容梅花的香气在空气中飘散,影子斜斜地投射在院子里。
  • “寄取和羹未晚”说明与人分享的美好时机永远不会太晚,表达了团聚之意。
  • “却免教攀折”则是劝诫人要珍惜自然之美,不要随意采摘。

修辞手法

  • 比喻:“东君”指代春天的神灵,象征生机。
  • 拟人:将春风称为“东君”,赋予其生命和情感。
  • 对仗:如“暗香浮疏影横斜”,韵律感强,富有音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美好的期望,同时传达出珍惜与和谐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远和清新,代表自然的浩瀚。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春天的生机。
  • 东君:春天的代表,寓意着新生与希望。
  • 暗香:隐含的美好与清新,象征内敛的情感与品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岭上初消残雪”中,雪的消融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寒冷的回归
    C. 夏天的来临

  2. “东君造化多成翠”中的“东君”指代什么?
    A. 夏天
    B. 春天
    C. 秋天

  3. “却免教攀折”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A. 不珍惜自然
    B. 珍惜与和谐
    C. 随意采摘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西地锦》更倾向于描绘春天的生机,而《鸟鸣涧》则表现出一种幽静的意境和对自然的思索。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全书》
  • 《中国古典诗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