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辉堂》

时间: 2025-01-27 03:27:10

古汴寒灰不可温,荧荧孤屿火犹存。

一抔未问长陵土,两字先劳万乘尊。

卓笔有锋兵自弱,投戈无志艺何论。

清辉堂外重回首,谩说旋乾与转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汴寒灰不可温,荧荧孤屿火犹存。
一抔未问长陵土,两字先劳万乘尊。
卓笔有锋兵自弱,投戈无志艺何论。
清辉堂外重回首,谩说旋乾与转坤。

白话文翻译:

古老的汴京寒冷的灰烬无法温暖,孤独的小岛上微弱的火光依然存在。
一捧土壤未曾问询长陵的归属,两字之名却已先使万乘之尊感到劳累。
笔锋虽锐利,若无兵器则显得无力,投掷武器又无志向,艺术又何以谈论?
在清辉堂外再次回首,随意谈论着天旋地转。

注释:

  • 古汴:指的是古老的汴京,即今天的河南开封。
  • 寒灰:形容冷清的灰烬,暗示过去的繁华已去。
  • 荧荧:微光闪烁的样子。
  • 一抔未问:一捧土壤尚未询问。
  • 长陵:长陵是古代帝王的墓地。
  • 万乘尊:指的是地位显赫的王者。
  • 卓笔:指写作的才华。
  • 投戈:投掷武器,意指放弃战斗。
  • 清辉堂:可能指代一个特定的地点或象征理想的境地。
  • 旋乾与转坤:宇宙的变化,指的是天地的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朝佐,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主要以其诗词而闻名。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政治动荡、历史变迁有关,诗人通过对古代辉煌与现状的对比,表达对历史的反思和个人的情感。

诗歌鉴赏:

《清辉堂》是一首充满哲理与历史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古代与现实的对比,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开篇的“古汴寒灰不可温”传达出对往日繁华的追忆,仿佛是在感叹曾经辉煌的朝代如今只剩冷灰。接着提到的“荧荧孤屿火犹存”,既是对历史遗留的思考,也象征着在荒凉中仍有一丝希望的火花。

在第二联中,诗人用“一抔未问长陵土”来表现对历史的沉重思考,尽管这点土壤并未被关注,但却不知不觉中影响了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这里暗示了历史的无情以及个人在历史面前的微不足道,令人感慨万千。

最后两联则显示出诗人的反思与自省,虽然具有才华的写作能力,但若缺乏行动的志向,终究也只是空谈。结尾处“谩说旋乾与转坤”更是揭示出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无奈与沉思,仿佛在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

整首诗,王朝佐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对历史的感悟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使人读后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汴寒灰不可温:古代汴京的灰烬已冷却,无法再温暖人心。
  2. 荧荧孤屿火犹存:在孤独的小岛上,微弱的火光仍在闪烁,象征生存的希望。
  3. 一抔未问长陵土:一捧土壤尚未被询问其历史归属,暗示对历史的忽视。
  4. 两字先劳万乘尊:仅仅两个字却使得权贵感到疲惫,暗示历史的影响力。
  5. 卓笔有锋兵自弱:才华虽高,但没有武器则显得无力。
  6. 投戈无志艺何论:放弃武器而无志向,艺术又何以谈论?
  7. 清辉堂外重回首:在清辉堂外回首往事,充满感慨。
  8. 谩说旋乾与转坤:随意谈论天地变化,表现出对世事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寒灰”比喻过去的繁华,表现冷清的感觉。
  • 对仗:如“投戈无志艺何论”,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孤岛上的火象征着希望与生存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对当下时局的无奈,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灰:象征过往的冷清与失落。
  • 孤屿:象征孤独与希望。
  • 长陵土:暗指历史与权力的关系。
  • 清辉堂:象征理想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古汴寒灰不可温”中的“寒灰”指的是什么?

    • A. 灰烬
    • B. 温暖
    • C. 燃烧的火
    • D. 过去的繁华
  2. “荧荧孤屿火犹存”中的“荧荧”形容的是?

    • A. 明亮
    • B. 微弱闪烁
    • C. 深沉
    • D. 绝望
  3.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历史的敬畏
    • B. 对爱情的思考
    • C. 对自然的描写
    • D. 对战争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王朝佐的《清辉堂》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分析两位诗人在表达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时的不同手法。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