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和老人夏日东山即事二首》

时间: 2025-01-25 23:40:37

划草根须尽,传花叶未多。

明波撑窣堵,老石卧盘陀。

煨美甘分芋,蒸肥欠裹荷。

醒然下山去,明月满林阿。

意思解释

谨和老人夏日东山即事二首

原文展示:

划草根须尽,传花叶未多。
明波撑窣堵,老石卧盘陀。
煨美甘分芋,蒸肥欠裹荷。
醒然下山去,明月满林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的宁静场景:
草已经被割得干干净净,花叶的数量还不算多。
清澈的波浪轻轻拍打着小山坡,老石头静静地卧在那里。
美味的芋头被煮熟,令人垂涎欲滴,蒸的莲蓬还没有包好。
我从山上醒来,正准备下山,满月照亮了林间的每一个角落。

注释:

  • 划草:割草,表示夏天的农业活动。
  • 根须:草的根部。
  • 窣堵:形容水波轻轻拍打的声音。
  • 盘陀:形容石头的形状或姿态。
  • 煨美:美味的食物。
  • 蒸肥:指蒸出来的食物鲜美而肥美。
  • 醒然:从梦中醒来,清醒过来。
  • 林阿:林中的小路或小地方。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描写的自然风光与宋代文化中的山水诗传统息息相关,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字子渊,号静庵,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活跃于南宋时期。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悠远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夏日,诗人借助自然景色抒发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了一个夏日的田园风光。诗中开篇便描绘了草地的情景,显示出夏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诗人通过“明波撑窣堵”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水波轻轻拍打的声音让人感到心灵的宁静。随后,诗人提到美味的芋头与莲蓬,表达了对自然馈赠的感激与期盼;最后一句“明月满林阿”更是将整个场景推向高潮,月光洒在林间,显得恬静而美好。这种宁静的美感与诗人内心的清醒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划草根须尽:描绘了夏日的农田,草被割完,生机勃勃。
  2. 传花叶未多:花叶的数量还不算多,显示出夏天的初期。
  3. 明波撑窣堵:水波轻轻拍打,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4. 老石卧盘陀:老石头静卧,给人一种悠闲的感觉。
  5. 煨美甘分芋:美味的食物让人垂涎欲滴,体现了生活的富饶。
  6. 蒸肥欠裹荷:莲蓬还没包好,表达了期待与渴望。
  7. 醒然下山去:诗人从梦中醒来,准备下山,象征着从宁静走向现实。
  8. 明月满林阿:月光洒满林间,展现了宁静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明波”和“老石”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宁静。
  • 拟人:水波的“窣堵”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生命力。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宁静与美好相结合的意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与生长。
  • 明波:象征宁静与清澈。
  • 老石:象征安静与坚韧。
  • :象征丰收与美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自然元素是什么?
    A. 草、石、月
    B. 水、花、鸟
    C. 云、风、雪
    答案:A

  2.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忧虑
    B. 宁静与向往
    C. 急躁
    答案:B

  3. “明波撑窣堵”中的“窣堵”指什么?
    A. 风声
    B. 水波声
    C. 鸟鸣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同样表现山水田园的诗作。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饮湖上初晴后雨》(白居易):同样以自然景色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 《桃花源记》(陶渊明):描绘理想中的田园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史》